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08 20:24:33
華僑城集團發布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發行金額為20億元,發行期限270天,擬用于補充子公司華僑城A日常流動資金周轉。
每經記者|董青枝 每經編輯|魏文藝
1月7日,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發行金額為20億元,擬用于補充發行人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A”)日常流動資金周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融資環境有所寬松,所以實際上很多企業還是有機會獲得此類融資的;類似融資補充流動性資金,這基本上也說明企業在不斷優化內部資金結構。
申銀萬國數據顯示,2019年前7日,以公司債、中期票據為主的企業發債共計7筆。而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單月則達85筆,累計發行總額共計874億元(不含銀行貸款及其他融資)。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披露的募集說明書,本次超短期融資券發行期限270天,主體信用評級AAA,融資券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利率通過集中簿記建檔、集中配售方式最終確定;發行對象為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國家法律法規禁止購買者除外)。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簽署日,華僑城集團及下屬企業共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合計人民幣1399.7億元,美元8億元。其中存續期債券金額人民幣645億元及美元8億元,包括華僑城集團本部超短期融資券95億元、中期票據175億元、長期限含權中期票據155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40億元、公司債40億元,以及子公司華僑城股份公司債130億元、華僑城(亞洲)8億美元永續債和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3億元,中期票據2億元及5億元短期融資券。
其實,近年來華僑城集團為探索新盈利增長點,積極發展“文化+旅游+新城鎮化”業務模式,在文化、旅游綜合業務方面發展較快,各地旅游景區的日常運營支出逐年上升。華僑城集團下屬公司的項目建設資金需求較大,公司對外融資規模特別是短期融資規模持續增加。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僑城集團總資產3223.82億元,負債總額2167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83.19%,其中流動負債占比65.29%。截至2018年9月末,華僑城集團負債總額2913.87億元,較2017年末增長34.47%,其中流動負債占比57.13%。盡管公司經過調整負債結構,流動負債占比已經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但流動負債占比仍然不低,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流動性壓力,存在一定償債風險。
此次擬發行的2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將用于補充下屬子公司華僑城A的日常流動資金周轉。
公開資料顯示,華僑城A是華僑城集團旅游板塊的主力子公司。目前運營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傳統文化景區和歡樂谷連鎖主題公園等,業務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西安和南京等多個城市。
近年,華僑城A在景區運營及日常經營管理上的流動資金需求較大。2017年度營業收入為423.41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為862.43億元,其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達492.05億元;2018年1~9月份營業收入為245.50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出為630.21億元,其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達345.8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僑城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就在頻繁地出售非核心資產。例如2018年11月14日,海南華僑城實業100%股權及約為12.95億元債權,在重慶聯交所以30億元價格掛牌;11月9日,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掛牌轉讓的上海萬錦置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及3.63億元債權;此外還有位于成都、上海等地的項目。
華僑城A曾公開表示:“通過資產處置、股權轉讓、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現金回流,從而提高整體資產周轉效率。”
在嚴躍進看來,華僑城拋售部分非核心資產,一方面是回籠了資金,另一方面是騰挪更多資源用于華僑城產業轉型;而且華僑城當前項目拋售力度大,資金方面其實也沒有那么緊張,預計2019年文旅產業依然會有發力的地方。
華僑城集團稱,隨著公司新開發旅游景區項目不斷完工投入運營,預計2019年上半年華僑城A流動資金需求將持續擴大,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