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我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范電站正式投運 彌補光伏發電短板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1 16:35:08

          10月10日,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正式投運,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大規模光熱技術的國家。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星    每經實習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新華社

          10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處獲悉,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正式投運,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大規模光熱技術的國家。

          這是國家能源局批準的首批20個光熱示范項目中第一個開工建設,也是截至目前唯一并網投運的項目。

          由于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清潔、環保能源,與光伏發電相比具有連續、穩定輸出的特點,可以彌補光伏發電的各項短板。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光熱發電成本較高。

          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公司總經理王志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管是光伏發電還是光熱發電,都會有一個發展過程,剛開始由于引用國外的一些設備和技術,所以造價都會較高。示范項目的意義就在于,通過示范帶動國內光熱項目技術國產化、規模化,從而使得成本下降。而成本低了以后,也能夠快速推動更多項目。

          具備成為基礎負荷電源的潛力

          國家能源局于20169月啟動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總裝機134.9萬千瓦,并要求各示范項目原則上應在2018年底前建成投產。并在當年12月印發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2020年建成50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裝機的目標。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曾表示,通過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可以檢驗我國的光熱發電產業鏈到底行不行,了解產業鏈上缺什么,應該補什么,從而為2020年后的光熱發電大發展奠定基礎。

          從實際情況來看,受融資、技術等方面因素影響,我國光熱示范項目進展緩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7年,全國光熱發電裝機2.8萬千瓦,不足500萬千瓦規劃目標的1%。在我國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中,4個放棄或退出建設,另有部分項目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在此情況下,國家能源局于今年5月發布《關于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首批示范項目建設期限放寬至20201231日。

          此次我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范電站正式投運,也為行業發展注入信心。中廣核德令哈光熱示范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戈壁灘上,占地2.46平方公里,相當于360多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而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為何還要大力發展光熱?這是由于間歇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對電力系統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而光熱發電具有穩定的電力輸出和良好的調節性能,可以彌補光伏發電的各項短板,具備成為基礎負荷電源潛力。

          王志剛解釋說,光伏只能白天發電,而太陽能光熱項目可以把白天一部分太陽能儲存,到晚上需要或者電網需要的時候發電,能夠拉長發電小時數。例如,50MW的光熱項目每年發電量可達2億度,而南部地區50MW的光伏項目每年可發大概5000萬左右的電,西部地區50MW光伏年發電量大概70008000萬度。

          以德令哈項目為例,該項目全部采用槽式導熱油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配備了一套低成本、大容量、無污染的儲能系統,當光照不足時,存貯的熱量可以繼續發電,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對地區電網的穩定性起到極大的改善作用。

          這種情況下,未來光熱發電是否會取代光伏發電?王志剛認為,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未來將是互補發展。光熱發電可以作為基荷,光伏和風電也是可再生能源重要一環。現在很多企業也在探索多能互補發展,未來可以充分實現光熱、光伏、風電等互補發展。

          通過國產化、規模化降低成本

          相較于光伏,光熱項目具有連續穩定發電的優勢。但同時要注意的是,與光伏發電項目相比,光熱發電成本較高。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表示,通過首批示范項目看到,光熱電站建設的融資成本還是比較高。目前國內商業銀行貸款年利率都在5%以上,整個融資成本占發電成本的比重較大,在25%左右。

          此外,我國西北地區盡管光熱資源充沛,但是由于生態環境脆弱,冬季氣溫寒冷等原因,對抗自然條件等因素也進一步推高了光熱發電成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通知中明確,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標桿上網電價為1.15/度(含稅),該電價適用于在20201231日底前建成投產的示范項目。

          而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2017年度全國電力價格情況監管通報》顯示,光伏發電平均上網電價為0.9399/度,其中陜西地區光伏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最低,為0.571/度。

          王志剛表示,對于示范項目,國家給的是示范電價,所以還是可以盈利的,后續成本的降低將取決于項目規模化和國產化,這和光伏項目的發展有相似的地方。

          他舉例說,2009年,中廣核在國內建設第一個光伏項目,而當時的鄂爾多斯和上海的光伏電價是每度電4塊錢。到今年短短9年間,光伏已經可以平價上網,有些項目每度電3毛多或4毛多。所以,在示范項目規模化和國產化發展后,將帶動成本下降,形成行業良性發展。

          對于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公司李亦倫表示,開工建設的項目已有9個,今年有望投運的項目大概有3個左右。目前的技術路線有槽式、塔式、碟式等,目的是要驗證不同技術路線下光熱項目的安全性、經濟性,包括在國產化方面進行探索,形成經驗,固化標準,進而對未來大規模批量化奠定基礎。

          王志剛還表示,希望能出臺一些政策,比如從土地、稅收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減少其建設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

          孫銳也曾表示,2017年光熱發電項目的工程造價在2.5—3萬元/千瓦,未來,光熱發電的工程造價和發電成本將隨著產業規模的發展大幅下降,這一趨勢尤其在產業化初期特別明顯,預計到2020年光熱工程造價能降到1.5萬元/千瓦以下。屆時,上網電價會降低到0.75/千瓦時以內。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的報告預測,作為目前較為主流的兩種光熱發電技術,槽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37%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11美分/千瓦時(約合人民幣0.76/千瓦時);塔式光熱發電成本將下降43%2025年度電成本預計可降至9美分/千瓦時(約合人民幣0.62/千瓦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太陽能 能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观看911国产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可以免费观看的Av |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