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首份普惠金融白皮書“出爐”: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四年漲幅超7成 互聯網保險簽單同比翻一番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8 17:53:03

          9月28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牽頭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發布,其旨在向社會公眾系統介紹我國政府發展普惠金融的主要措施,市場主體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的主要經驗,全面展示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水平。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 廖丹    

          Upload_1538128183521.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9月28日,為階段性總結宣傳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成果,落實《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定期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要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牽頭編寫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以下簡稱“白皮書”),并于近期發布。

          據悉,白皮書總結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意義、主要措施、主要成效和基本經驗,從發展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構建市場化經營模式、創新普惠金融產品服務、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和開展普惠金融試點等八個方面具體介紹了普惠金融發展舉措。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作為首份普惠金融白皮書公開發布,旨在向社會公眾系統介紹我國政府發展普惠金融的主要措施,市場主體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的主要經驗,全面展示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水平,為下一步更好落實《規劃》、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奠定基礎。

          在答記者問時,銀保監會相關人士對當下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分享。

          取得四方面成果

          據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普惠金融發展的這些年里,在四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一是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營業性網點22.76萬個,較2013年末增長8.5%,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5.99%。2013至2017年,全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由4.1個增加到6.6個,全國銀行卡人均持卡量由3.1張增加到4.8張。

          二是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持續提升。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74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73.1%,為1521萬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服務,較2013年末增長21.7%;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30.95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8.2%,其中農戶貸款余額8.11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80%。

          三是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線上信貸服務。浙江網商銀行主要依靠互聯網運營的模式,實現三分鐘申貸、一秒鐘放款、零人工介入的“310”貸款模式。銀行業持續減費讓利,降低普惠金融融資成本。2017年大中型商業銀行對普惠金融客戶取消收費項目335個、對387個項目實行收費減免,全年減費讓利總金額約366.74億元。

          四是金融扶貧攻堅成效卓著。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496.96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07.44萬戶,占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25.81%;向貧困戶發放的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2316.01億元;積極開展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全國25個省(區、市)1152個縣(市)承辦了針對貧困人口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業務,覆蓋貧困人口4635萬人。

          十大創新服務小微企業

          金融機構在服務小微企業、農戶、貧困人群等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時,往往面臨客戶分散、資信水平不高、信息規范化標準化不足、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等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在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和推動下,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針對小微企業、農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短、小、頻、急”的金融需求,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打造專屬產品服務體系。

          一是運用新型信息技術手段,拓展銀行服務渠道。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發展迅猛。截至2017年末,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賬戶數已達32.8億戶,主要電子交易筆數替代率平均達到79.6%,其中,手機銀行交易筆數占主要電子交易筆數的31.8%。

          二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線上信貸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涌現出一批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創新普惠金融產品。互聯網保險迅速發展,2017年互聯網保險簽單124.91億件,較上年增長102.60%。

          三是開展續貸業務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貸款到期資金周轉難題,提高貸款資金使用效率。目前,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均已開展續貸業務,泉州銀行創新續貸產品“無間貸”,截至2017年末累計為客戶節約融資成本2.5億元。

          四是發展供應鏈金融,與核心企業合作對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進行批量授信、批量開發。

          五是完善貸款審批流程,探索運用零售業務管理技術,優化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政策和流程,壓縮獲得信貸時間。

          六是豐富抵質押品類型,在農村地區開展了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開展林權抵押貸款,開展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抵質押貸款,緩解“缺擔保”難題。

          七是促進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明確“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的政策要點,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496.96億元。

          八是服務科創企業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科技企業特點,探索建立有別于傳統信貸業務的科技金融組織架構、管理機制、業務流程、風控手段以及保障體系。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已設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等645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創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7萬億元和0.6萬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外部投貸聯動項下科創企業貸款余額225.6億元。

          九是創新農業保險產品,豐富價格保險、指數保險、制種保險的種類。

          十是創新農產品期貨期權產品,降低農業價格風險。已上市23個農產品期貨品種和2個農產品期權品種,覆蓋糧、棉、糖、林木、禽蛋、鮮果等主要農產品領域。

          三方面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除卻從業機構的創新發展,普惠金融快速發展還離不開監管層在政策方面的創新監管和扶持。

          近年來,國務院多次研究部署普惠金融領域的政策措施,推動出臺一系列貨幣信貸、差異化監管和財稅政策,不斷強化正面引導和負面約束,激勵各類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力度。

          貨幣政策方面。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繼續落實并完善對各類普惠金融服務機構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對資金投向、利率的傳導功能,創設扶貧再貸款,同時發揮宏觀審慎工具的激勵引導作用。

          差異化監管政策方面,強化監管考核,在前期小微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增速、戶數等監管考核目標的基礎上,原銀監會于2018年重點針對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含)的小微企業貸款提出“兩增兩控”的新目標,針對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含)普惠型農戶經營性貸款和1000萬元以下(含)普惠型涉農小微企業貸款、扶貧小額信貸和精準產業扶貧貸款等提出增速等新目標。建立差別化的監管指標體系,小微企業貸款適用優惠風險權重,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服務情況納入監管評價體系,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三農等貸款不良容忍度。支持銀行發行小微、三農專項金融債,拓寬普惠金融信貸資金來源。穩步推進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等業務創新,加速資金流轉。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鼓勵試點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鼓勵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合規開展小微企業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

          財稅政策方面,對銀行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對貸款合同免征印花稅,準予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延續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機構有關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擴大自主核銷權。整合設立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包括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等4個資金使用方向。

          統籌實現“普”、“慧”雙重目標

          在發展我國普惠金融的同時,監管也總結出了八大基本經驗。分別為: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普惠金融發展的根基;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是普惠金融發展的基本思路;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是普惠金融發展的根本動力;數字普惠金融引領是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全面推進、突出重點是普惠金融發展的基本方法;遏制亂象和防范風險是普惠金融發展的基本底線;堅持改革創新和用好試點示范是普惠金融發展的有效手段;強化政策協同是普惠金融發展的有力保障。。

          白皮書表示,應對現存問題與挑戰,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新時代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要求,突出抓好普惠金融供給體系、產品服務體系、政策環境支撐體系、風險防范和監管體系、消費者教育保護體系等五大體系建設,不斷拓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統籌實現“普”和“惠”的雙重目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普惠金融 白皮書 小微企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另类bd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