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汶川地震幸存的那些少年,10年后他們怎么樣了?

          職場木沐說 2018-05-12 22:21:31

          作者:木沐,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職場木沐說(ID: mumushuo2017),本文已獲原作者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公號“職場木沐說”。

          01

          #汶川地震10年祭#【北川中學,歸來仍是少年】是央視新聞發布的一段紀念汶川地震10年的視頻,近日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請在WIFI條件下觀看,土豪隨意)

          10年前,北川中學畢業生正值18歲左右,到今年28歲,時間荏苒,10年闊別。

          這10年間,并肩走過災難的同學們遍布在全國各地,有人用兩年時間成為“無腿蛙王”;有人選擇回歸,在鄉鎮普通的崗位上發光發亮;有人名校畢業,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從不停歇。

          在廢墟上重建的北川中學,就像一根屹立不倒的精神大旗,指引著地震后幸存的少年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跟這些大災之后幸存卻從不向命運低頭的人相比,我們實在太過幸運,現在看看我們每天曾執拗的苦惱和困難,在他們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02

          視頻中的代國宏2010年畢業,在汶川地震中雖然失去雙腿,卻用雙臂在泳池中學會了翱翔,成為“無腿蛙王”。

          他以堅強的意志獲得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冠軍,并入圍《我是演說家》全國十強,最終成為四川青年志愿者協會“陽光助殘大使”,走上生命教育的講臺。

          代國宏從沒放棄對生的追求,2008年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中他咬破血管靠吮吸自己血液頑強等到救援隊員的到來;

          在7家醫院的輾轉救治中他默默發誓:“我要在明天早晨醒來,看黎明沖破黑夜”,如鐵的意志終于嚇走了死神的光臨,但他卻永遠失去了雙腿。

          樂觀的代國宏沒有就此放棄,他參加了省殘聯的運動員選拔,成為一名游泳運動員。

          沒有下肢,重心不穩的他在初期訓練中浮不起來,每次都是教練把他從池底抱上來。

          代國宏從來沒有認輸,好強的他每天都花5、6個小時泡在泳池里訓練,他說:“在別人需要的地方看見自己的責任,在自我超越中不斷去實現生命的價值。”

          終于,堅持與刻苦讓他苦盡甘來,取得9枚金牌,4枚銀牌,3枚銅牌的傲人成就。

          代國宏的演講,讓觀眾為之震撼:

          “當煩惱或者挫折將你擊垮,不妨坐上輪椅思考人生,此時你會發現通往未來依靠的不是雙腳而是堅強的意志!”

          03

          視頻中的郭冬梅是2010年畢業生,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左腿,長期進行康復治療所承受的痛苦,加上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性格變得內向自卑。

          后來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裝上義肢可以拄拐行走,身體得到康復,心靈獲得治愈。

          完成學業后,郭冬梅選擇回歸,回到家鄉北川工作,她學會騎車,自學會計,戴著義肢奔走在各個貧困村顛簸的路上,為大家辦理事務,在鄉鎮普通的崗位上盡力發光發熱。

          郭冬梅學會積極地面對自己的生活,不再自卑膽怯,勇敢地向著自己的下一步出發,這是她以自己的方式來回報社會,回報生命。

          花一樣的年紀,花一般的少女在經歷大災難后遭遇殘疾,也曾迷茫自卑,也曾痛哭流涕,卻沒有從此悲觀失落,自怨自哀,而是重振精神,完成學業,反哺家鄉,用青春和汗水在基層崗位扎根,無聲地奉獻。

          生活的路不會永遠一帆風順,順境也好,逆境也罷,每一滴落下的淚,每一次流下的汗,終會把我們鍛造成生活的強者,與命運握手言和。

          04

          視頻中的申龍畢業于2008年,在汶川地震期間組織同學救出20多名師生,作為抗震救災小英雄而保送至北大求學。

          他說:“在北大讀書,不是代表我個人,而是代表家鄉北川,代表四川。”

          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申龍作為志愿者,在“中國故事”文化展示區的四川“祥云小屋”內,忙碌地接待游客。

          他每天早上6點起床,坐近2小時的車到達“祥云小屋”。每天堅持練習英語口語,背10篇英語課文,晚上回到住處后還勤奮學習,在北大開學前一直忙碌著。

          暑假期間,申龍還在西城區的一處培訓點,每天強化4個小時的英語口語訓練,矯正口語發音,他連說夢話都是英文的。

          如今,他從北大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碩士研究生畢業,選擇回家鄉成都改革創新局戰略研究處工作。

          申龍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自己能通過一步步的學習和積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促動國內企業的升級換代。

          他充滿希冀的告訴大家:

          “從18年開始,另外的10年,才是為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夢想,真正打拼的時候......未來還有很多事情,很多夢想,等著我去實現。”

          從申龍身上,看不到沉重和糾結,而是大災之后面對生活的從容和自信,是對未來從不放棄的期盼和追求,這才是從他清澈的眼神中最打動人心的。

          05

          視頻中的3位只是10年來北川中學數以百計的畢業生的縮影。

          他們和你我一樣雖同為普通人,過著世上平凡的生活,但卻在少年時經歷了人間最為慘烈的一段經歷:地震中死里逃生。

          回望10年,當我們還在為一段情感生無可戀,徑自沉淪時;當我們每天虛度光陰,打游戲刷劇翹課時;當我們胡吃海塞,大手大腳,揮霍浪費時;當我們職場上遭遇挫折,輕言放棄時;

          北川中學的那些學子卻早已破土沖向天空,他們敬畏生命,珍惜當下,對生活充滿了感激;他們用樂觀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頑強地活下來,找到人生新的方向,重新出發,揚帆遠航。而那個叫夢想的花朵也在他們的人生中肆意綻放。

          相比之下,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否都太過無知,淺薄和隨意。

          縱然災難摧毀了許多的美好,即使人生總在歷經考驗,可只要站立不倒,人生總會還你一個擁抱。

          保持初心,惟愿不改。而你可否還記得自己的初心?

          來源:職場木沐說 (ID: mumushuo2017 )

          作者:木沐,清華大學MBA,LinkedIn專欄作家,戰略總監,10年以上知名外企高管經驗,專注于職場和個人成長領域研究。關注微信公眾號: 職場木沐說 (ID: mumushuo2017 ),輕松獲得超實用和接地氣的個人成長干貨。

          每日經濟新聞已獲授權轉載

          責編 秦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汶川地震 十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午夜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