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0 20:28:46
今天,雖然指數漲幅不算太大,但有醫藥板塊卻有多只個股創下歷史新高。另外,還有一類所謂的追求性價比概念股堪稱5月最強。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經過周三的窄幅震蕩之后,今天大盤重拾反彈走勢。最終,上證指數上漲15.26點,以3174.41點報收;創業板指數上漲9.55點,以1865.36點報收。兩市成交量雖然沒有明顯放大,但短期反彈趨勢保持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指數漲幅不算太大,但有一個板塊卻有多只個股創下歷史新高,而這個板塊無疑就是A股市場真正的牛股大本營。另外,還有一類個股堪稱5月最強。
今天的市場,沒有什么轟動的大事件發生,但關注度較高的趣事倒是不少,而且盤面熱點也又多了起來。
先說說盤中的熱點,今天市場最大的熱點,無疑是醫藥股集體爆發。本周,獨角獸企業藥明康德登陸A股市場,雖然獨角獸概念的炒作有點冷熱不均,但今天市場對醫藥股的追捧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其實,醫藥股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包括醫療衛生、藥品研發、疫苗、抗癌藥物、生物制藥、醫療器械、民營醫院、醫藥銷售等很多領域。而長期以來,醫藥股這個大的板塊,無疑就是A股市場最大的牛股大本營。而今天,多只醫藥大牛股創出了歷史新高或者收盤新高。比如恒瑞醫藥、沃森生物、愛爾眼科、我武生物、花園生物、智飛生物、樂普醫療、華海藥業、通化東寶、康美藥業、片仔癀、濟川藥業等,太多了,這里沒法一一列舉。
▲醫藥板塊今日漲幅榜
要知道,今年的A股市場,和去年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去年藍籌白馬股集體上漲,“喝酒吃藥”、“家電汽車”、“逛商場”,很多消費類個股都在走結構性牛市行情。而今年,在其他不少白馬股紛紛回落的時候,醫藥股不但扛住了大盤的劇烈波動,而且還在不斷創造更大的上漲空間,這確實讓人感慨,醫藥股確實是孕育牛股最肥沃的土壤。
或許有人會說,今天醫藥股大漲,多數醫藥股都在創歷史新高了,現在才關注醫藥股,會不會被套在一個高點?確實有這個問題,突然間,大量的人都開始關注醫藥股的時候,并不一定是好的介入時機。真正好的時機,是沒人關注的時候。而且醫藥行業極為專業,需要真正懂行的投資者長期研究、長期跟蹤,長期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這樣才能收獲果實。
今天下午,著名私募人士姜廣策發了一篇微博,大概意思是說:整整拿了沃森生物3年,經歷過熔斷、經歷過疫苗事件、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回踩,全憑著對企業對行業的理解堅持到今天,晚上自己喝一杯,對自己說聲辛苦了,價值投資在A股太不容易了,全是累和淚!
相信姜廣策的這篇博文,很多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人,看了之后都會深有感觸。
說完醫藥股,不得不說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這也是近期比較有趣的事情。經常有人在說,投資消費類個股,消費升級是主要的投資方向。但是今年不同了,“性價比”才是真正的火爆,這一類個股,雖然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從走勢看,堪稱5月最強。
人們以前追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消費品,現在轉而追求“性價比”更高的消費品。比如,以前要說喝白酒,要喝茅臺五糧液,現在追求性價比而不喝了,改喝二鍋頭。于是,賣二鍋頭的順鑫農業,近期天天創新高。以前吃飯都講究四菜一湯、五菜一湯吃大餐,現在追求性價比了,吃點榨菜就行。于是,涪陵榨菜天天創新高。
那么,還有哪些類似的概念可以關注?比如賣鴨脖的絕味食品,小龍蝦概念的安井食品,也是類似的概念。還可以想象一下,以前年輕人穿衣打扮,都喜歡買國際知名品牌,現在如果流行追求性價比,是不是那些本土服裝品牌也該火一把呢?最近海瀾之家走勢就很牛,太平鳥、森馬服飾、九牧王的走勢也很牛,還有曾經很火的美邦服飾等,近期表現都很不錯。
▲服裝家紡今日漲幅榜
此外,和阿迪達斯、耐克等國外品牌相比,國產運動品牌也算得上是追求性價比概念。這類公司,多在港股上市,比如李寧、安踏體育等,近期表現也很強。
再說其他的熱點,海南板塊確實是一個容易講故事的地方。羅牛山的炒作仍在繼續,今天成交量高達44.55億元,最終依然封死漲停。盤中,深交所發布了第二份問詢函。昨天問詢的是項目可行性以及資金來源問題。今天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相對于海南地區其他公司,羅牛山在資金、人員、融資、招商、項目管理、運營方面具有哪些具體優勢,是否涉嫌利用相關概念炒作公司股價?簡單說,就是羅牛山主營業務與賽馬娛樂相關業務不太相關,這種跨界項目,是否存在利用概念炒作股價。個人感覺,對于羅牛山炒作,已經有點擊鼓傳花的味道了。現在敢于介入的資金,都相信未來還有人愿意以更高價來接盤。
最后說一下對后期走勢的看法,這兩天實際上市場波動幅度并不大,反彈趨勢保持得較好,而且各類指數短期均線都在向上拐頭。所以,我對后市的態度依然維持謹慎樂觀,基調維持不變。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8年5月10日
今日倉位:五成
明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