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天然氣保供成2018年能源重大工程之一 占比能源消費總量目標提至7.5%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8 16:25:26

          3月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在能源消費目標的設定上,《指導意見》明確,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5.5億噸標準煤左右。其中,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7.5%左右。

          每經編輯|周程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7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在能源消費目標的設定上,《指導意見》明確,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5.5億噸標準煤左右。其中,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7.5%左右。

          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高達17%的增長使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提升0.6個百分點至7%。

          此外,去年取暖季以來,有些地區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也引起了國家能源局的格外重視。在此次的《指導意見》中,“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程”位列國家能源局的七大能源重大工程之一。

          推進“煤改氣”要量力而為以氣定改

          《指導意見》制定的主要能源消費目標為,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5.5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7.5%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59%左右。

          目標的制定,旨在進一步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實際上,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確實在大幅提升。

          據《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0.8%,上升1.3個百分點。而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4%,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

          此次《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對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天然氣的發展均進行了具體部署。其中,天然氣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近年來消費增速上升明顯。《指導意見》對天然氣方面也著墨較多。

          去年取暖季以來,作為推進清潔取暖的重要一環,“煤改氣”加速推進。快速增長的需求之下,有些地方天然氣供應緊張引發關注。這一問題背后,與此前有些地方大舉推行一刀切式“煤改氣”,而忽視了因地制宜有關。

          以河北為例,河北省2017年初確定的計劃是氣代煤、電代煤一共完成180萬戶。但2017年實際完成“煤改氣”的用戶就達到了230萬戶,遠超原計劃。

          對此,《指導意見》也在推進“煤改氣”工程上,強調了要“按照統籌規劃、循序漸進、量力而為、以氣定改的原則”。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巡視員郭偉今年1月表示,清潔取暖并不是簡單的一刀切式的煤改電、煤改氣,而是對煤炭、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統籌謀劃,范圍也不僅僅局限于熱源側的單方面革新,而是整個供暖體系全面清潔高效升級。

          形成儲氣調峰長效機制

          今年的天然氣需求還將擴大。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3月6日表示,去年全年供應了2373億方天然氣,比上一年增加了300多億方。今年估計在去年2300多億方的基礎上,需求還會進一步上升。

          對此,相關供應企業正在提前做準備。全國政協委員、中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冬今春的天然氣供應相對緊張,目前緊張的局面已經基本過去了。但是到今冬明春,是不是還會有緊張的情況,我們會進行一些研判,正在制定相關措施跟上。”

          何立峰指出,這次的一度供氣緊張,也確實暴露出我們在天然氣產、供、儲、銷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問題。

          對此,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程也被納入《指導意見》的七大能源重大工程之一。

          在天然氣生產方面,《指導意見》指出,多措并舉做好天然氣穩供增供,全力穩定進口氣源,優化國內油氣企業投資安排,加快常規、非常規氣上產步伐。

          今年1月末,中亞管道的一次減供還令人心有余悸。這使得中亞管道1月30日來氣降至0.7億立方米,同比減少近一半。盡管隨后管道供應就逐漸恢復,但仍使得國內LNG價格出現了一次過山車行情。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需要不斷加強天然氣來源的多元化。近幾年,我國進口LNG的數量越來越多,有利于減少管道天然氣氣源可能造成的影響。未來一旦氣態天然氣存在缺口,LNG也能夠及時補上,降低管道天然氣供應減少的影響,保證我國能源安全。

          此外,《指導意見》還要求,推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打通“南氣北上”等反輸和調運瓶頸,消除增量氣源的入網瓶頸,加強氣源間互供互保。

          我國在提高儲氣調峰能力上還大有可為。何立峰表示,供氣企業要加強儲氣能力的建設,我們力求采取一些措施,穩步推進儲氣能力建設,供氣企業達到10%,世界平均水平的儲氣能力是15%左右,我們力爭穩步地向前推進。

          《指導意見》也明確,建立天然氣儲備制度,落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供氣企業、城燃企業和不可中斷大用戶的儲氣調峰責任和義務,提升儲氣調峰能力。加快已建儲氣庫擴容達容。加快文23儲氣庫、新疆油田克75井區儲氣庫建設,2018年底前具備注氣條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還提出,將出臺《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形成通過市場解決儲氣調峰問題的長效機制。

          在天然氣供應方面,《指導意見》明確,建立健全天然氣需求側管理和調峰機制,在供氣緊張時段合理壓減非民生用氣,優先保障民生用氣。推動供用氣雙方簽訂中長期購銷合同,保障天然氣市場平穩運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天然氣 保供 能源 消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 | 日久精品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