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互金協(xié)會:“虛擬貨幣”已成違法犯罪工具 比特幣中國率先宣布停止所有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5 00:29:5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畢陸名

          9月14日,比特幣中國公告宣布,即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2017年9月30日數(shù)字資產交易平臺將停止所有交易業(yè)務。公告一出,比特幣價格應聲暴跌。

          就在9月13日,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協(xié)會(以下簡稱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關于防范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提示》指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值得注意的是,互金協(xié)會明確表示,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并無合法設立的依據(jù)。

          “虛擬貨幣”已成違法犯罪工具

          今年以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快速攀升,而我國是全球比特幣交易的重要市場。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此前發(fā)布的國內比特幣交易情況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17年以來,以比特幣、以太坊等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價格和市值快速飆升。201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虛擬貨幣”市值總和由177億美元增長至1000億美元。今年7月,國內比特幣交易成交額為301.7億元,環(huán)比下降11.6%,占全球總交易量的30%。

          互金協(xié)會指出,近年來,比特幣、萊特幣以及各類代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在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進行集中交易,涉眾人數(shù)逐漸擴大,所形成的金融和社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互金協(xié)會表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fā)現(xiàn)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發(fā)現(xiàn),國內已有不少涉及到比特幣洗錢、詐騙的案件判決。2016年7月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犯罪嫌疑人許某利用樂酷達公司網(wǎng)站“OKCoin”交易平臺,分34筆購買價值約200萬元的比特幣553.0346個。在進行比特幣買入的同時,許某操作該賬戶進行提幣業(yè)務,先后分4筆將購買的553.0346個比特幣全部提出平臺,轉移到在“blockchanl”網(wǎng)站注冊的比特幣錢包,其后在中國澳門地下錢莊將比特幣賣出,幫助詐騙分子完成洗錢。

          判決書指出,樂酷達公司在賬戶充值及交易出現(xiàn)異常時,未按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fā)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規(guī)定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等法定反洗錢義務,即未核實身份就為賬戶充值,對賬戶的異常交易情況視而不見。除了洗錢,通過比特幣平臺詐騙的違法犯罪活動也有判例存在。2016年4月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劉剛、金海、黃立金結伙通過以虛假身份信息注冊所謂的比特幣交易運營公司、虛構公司股東結構、投資背景、股權認購、充值送股權等方式,騙取他人信任并在其開設的網(wǎng)站上進行比特幣交易、對賭,在將客戶的比特幣變現(xiàn)占有后,偽造網(wǎng)站被黑客攻擊的假象,關閉網(wǎng)站并逃匿,主觀上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明顯,依法應以詐騙罪論處。

          比特幣中國月底停止所有交易

          目前,國內OKCoin幣行(占比22.5%)、比特幣中國(占比19.7%)和火幣網(wǎng)(占比18.2%)三個交易平臺的交易量最大,三者合計占比達60%。其他眾多“虛擬貨幣”交易所占據(jù)剩下40%的市場份額。

          互金協(xié)會在9月13日的《提示》中指出,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臺在我國并無合法設立的依據(jù)。一位資深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相關規(guī)定,交易所的設立應該要有地方金融辦的批復,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交易所的經營范圍是沒有金融辦批復的。

          日前,多家財經媒體報道,監(jiān)管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OKCoin幣行”“火幣網(wǎng)”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

          “比特幣中國”是上述三家主流交易所中最先宣布關停交易的平臺。“比特幣中國”在公告中表示,根據(jù)9月4日下發(fā)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wǎng)信辦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工商總局 銀監(jiān)會 證監(jiān)會 保監(jiān)會關于防范代幣發(fā)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文件精神,秉承著防范投資風險,最大限度保障用戶利益的原則,比特幣中國團隊經慎重討論,決定比特幣中國數(shù)字資產交易平臺即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2017年9月30日數(shù)字資產交易平臺將停止所有交易業(yè)務。比特幣中國的礦池(國池)等業(yè)務將不受此影響,繼續(xù)正常運營。

          火幣網(wǎng)9月9日發(fā)布公告表示,監(jiān)管機構并沒有宣布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持有的比特幣仍然可以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交易變現(xiàn)。OKCoin幣行此前也表示,如果相關監(jiān)管消息屬實,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shù)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臺。

          數(shù)字貨幣市場資深分析師肖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點對點交易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因為牽扯到人民幣的轉賬問題,信用保證很難,因此投資者和交易者面臨比較大的信用風險;對于國家來說,這種點對點交易基本沒法監(jiān)控,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資金外流或非法交易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虛擬貨幣 違法犯罪工具 比特幣中國 停止所有交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成色在线香蕉 | 中文天堂啊好舒服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日韩精品网曝流出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三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