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0 00:42:1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治邦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記者 吳治邦 每經編輯 趙橋
4年前一款為武漢當地旗艦項目——武漢汽車公園項目量身定制的信托產品,正在反噬國通信托(2017年6月更名前為方正東亞信托)的利潤。自去年10月《湖北日報》刊登有關武漢汽車公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投資公司)破產清算的公告后,曾名噪一時的武漢汽車公園項目,也由美麗畫卷淪為一地雞毛。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項目已進入破產清算的關鍵節點。武漢本土的國通信托也深陷當中。相關資料顯示,國通信托旗下產品在上述項目上投入了2.5億元。根據國通信托的反饋,公司為安撫優先級投資者墊付已付出了代價;而據武漢汽車公園項目核心利益方湖北正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行投資)介紹,該項目已嚴重資不抵債,這也意味著國通信托或將承擔信托產品優先級部分1.25億元的損失及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踩雷本土項目外,國通信托的凈資產收益率在業內的排名,也由2014年的三甲之位跌至2016年的第28名。此外,“武漢金控入主國通信托”在2016年才被監管部門審核通過。顯然,這對新主人武漢金控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7月20日,武漢汽車公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汽車公園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業公司)的債權人會議同時召開。該場清算的債權人向記者透露:“這場破產清算已經進入關鍵節點,一切都被法院接管了。”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11月,在武漢市政府提出市中心4S店外遷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湖北省汽車流通協會等行業組織提出在武漢市江夏區建立一站式汽車銷售、服務、娛樂中心的構想;2010年3月,項目正式獲當地發改委審批,項目總投資為20億元。
方正東亞信托在2013年底為該二期項目發行了方正東亞·正行二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信托規模為2.5億元,其中:優先規模為1.25億元、劣后規模1.25億元,信托資金用于武漢汽車公園二期項目C區一組團4S店代建工程的建設,成立時間為2013年12月17日,期限為24個月(滿18個月可提前結束)。
記者注意到,國通信托在發行上述產品時,曾就安全性問題向外描述了多重保障。如在擔保方面,正行投資為本計劃中優先受益人實現預期信托利益承擔補足義務、投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此外還有優質的土地質押:實業公司以一期汽車公寓酒店及二期土地作為抵押物,在建工程抵押率控制在50%以內,土地抵押率控制在40%以內(只計算優先信托資金的抵押率)。
2015年12月31日,方正東亞信托發布了《關于方正東亞·正行二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延期終止》的公告,稱實業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暫時未按期足額償還信托貸款本息,信托財產尚未變現。
7月3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汽車公園項目二期現場看到,其營銷中心已人去樓空,門前的水泥地邊已長出荒草,部分已經建好的大樓也無商家入駐。
事實上,此前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國通信托也曾無奈將投資公司告上法庭。2016年9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就已對原告方正東亞信托與被告投資公司、第三人實業公司保證合同糾紛一案作出判決:投資公司應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方正東亞信托償還借款本金2.5億元及利息。
不過截止目前,上述判決結果并未履行。對于方正東亞·正行二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情況,記者向國通信托表達了采訪訴求,對方媒體部門負責人稱:“已經妥善解決了好了中小投資者的兌付問題。”
若按照該負責人的說法,國通信托或已先行解決了優先級投資者的兌付問題,這也意味著國通信托在該信托產品上的損失已達1.25億元。
除了踩雷武漢本土項目,國通信托近年來在業內的多項排名也出現下滑。
國通信托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5.87億元,凈利潤為8.59億元;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5.28億元,凈利潤為6.83億元;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2.45億元,凈利潤為6.02億元。
此外,從凈資產收益率(ROE)指標來看,國通信托賺錢能力亦下滑較多。據《證券時報》發布的統計數據,2014年方正東亞信托以32.89%的ROE位列第三,僅次于安信信托和西藏信托。然而,2015年以來該公司ROE大幅下滑至20.17%,行業排名第20;2016年,該公司的賺錢能力延續頹勢,ROE為15.41%,位居64家信托公司中的第28名。
對于賺錢能力的持續下滑,國通信托年報里并未有過多的解釋。而在此期間,控股股東方正集團因高層管理人員被調查而一直處于人事動蕩的尷尬境地,曲線上市也屢挫屢戰。
據中國信托網發布的歷年度“68家信托公司綜合實力排名”榜單,2013年國通信托尚位于32位,而此后的2014年、2015年、2016年,該公司均跌出榜單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武漢金控以50億元的價格摘得方正集團掛牌轉讓的國通信托的57.51%股權,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武漢金控67.51%、東亞銀行19.99%以及方正集團12.50%。
國通信托對武漢金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年6月舉行的國通信托揭牌儀式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武漢金控負責人表示,此次股權變更有利于發揮區域金融服務聯動效應,意味著稀缺性金融牌照正式回歸,也是武漢金控金融全牌照布局的重要一步。
恰恰是在這一時點,國通信托在武漢本土項目上踩雷,這可能會給其在武漢的融資服務蒙上陰影。
“武漢的金融業與其他城市相比,優勢沒有絕對拉開,武漢的直接融資占比為35%左右,廣州的這一數據為65%,這與武漢金融機構偏少有一定關系。”武漢當地一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武漢金控則是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抓手,旗下子公司的運營顯然也關系到該戰略的推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