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2017-08-04 07:34:10
宏觀
【多地醞釀省屬國企整合“新動作” 下半年有望迎來國企并購重組落地潮】
近期包括廣東、山西、四川等均出臺多個地方國企改革方案,把并購重組作為優化資產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具體“路線圖”和“時間表”,地方國企兼并重組正在提速,下半年有望迎來國企并購重組密集落地潮。(經濟參考報)
【山西:商品房待售面積明顯減少】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商品房銷售量增長迅速,待售面積持續減少,“去庫存”效果明顯。山西省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上半年山西省商品房待售面積1523.9萬平方米,比去年末減少237.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1075.8萬平方米,比去年末減少158.4萬平方米。(經濟參考報)
【首例電力反壟斷案處罰結果公布 去產能行業仍是反壟斷重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對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組織23家火電企業達成并實施直供電價格壟斷協議一案,作出處理決定,依法處罰7338萬元。專家表示,未來將繼續重點就去產能行業中的企業壟斷行為進行執法,尤其要加強對行業協會組織壟斷行為的查處力度。(經濟參考報)
【房企加速海外融資逃離“被整合”】
最新數據顯示,7月單月,房企海外融資合計達32.8億美元,年內累計海外美元融資額度達255.7億美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82.7億美元上漲了209%。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房企正迎來新一輪規模較量,部分企業甚至不惜代價擴張規模,以避免在此輪房地產整合潮下“被整合”。(經濟參考報)
【北京房貸七成發放剛需 二季度發放額持續下降】
“317新政”實施以來,北京市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金額在較1、2月份下降幅度較大的基礎上持續回落,3月至6月,北京地區銀行機構個人住房貸款新發放金額分別為239.21億元、236.08億元、218.15億元和158.46億元。二季度,轄內銀行機構發放的執行“317新政”的個人住房貸款中,支持剛需群體購房的貸款占比超過七成。(中新網)
【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63.4% 北京、上海引領中國消費升級】
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63.4%。北京和上海作為兩大國際化大都市,引領中國消費升級,其消費市場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升級呈現多種方式,也創造了諸多新商業模式和機會。(21世紀經濟報道)
【稅改下一步或將鎖定消費稅 或對高檔皮毛和私人飛機等奢侈品征稅】
繼增值稅、資源稅、環境稅之后,我國稅改下一步或將鎖定消費稅。本輪消費稅改革以擴大征收范圍、調節稅率結構和征收環節為主體內容。其中,在最受關注的擴圍方面,一次性餐具等資源產品,以及高檔皮毛、紅木家具、私人飛機、高爾夫等奢侈性產品和消費或將納入課稅擴圍范圍。還有專家建議,在消費稅中增設奢侈性產品和消費稅目,同時建立課稅范圍動態調整機制。(經濟參考報)
公司
【天貓三億美金追投易果】
2017年8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向國內最大全品類生鮮運營平臺易果集團投資3億美元,將主要用于其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充。這是阿里巴巴向易果生鮮的第四輪投資,也是阿里巴巴向中國零售業和傳統產業的又一次持續投入。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最新的這宗投資,阿里巴巴在國內的投資金額已經超過2000億元,其中重大投資項目超過20個。(經濟參考報)
【房企負債分化加劇:萬達等主動去降 大批仍舉債擴張】
高負債、高周轉、高增長一直是近些年來房企的擴張邏輯。不過近期,一些龍頭企業進行了有關“降負債”的明確表態。在“降負債”方面動作最大的就是融創和萬達。此外,綠地、世茂等企業,也通過定增、資產證券化、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負債結構、資產證券化等手段來降低資產負債率。
在一些企業進行“去降”的同時,還有大量的房企仍走在規模化擴張的路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申萬一級行業里的129家上市房企里,有101家的資產負債率超過50%,其中61家超過70%。(新京報)
【IDC:二季度全球平板出貨3790萬部 連續11個季度下滑】
IDC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為3790萬部,與去年同期的3930萬部相比下滑3.4%。這已經是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連續11個季度下滑,前兩大平板電腦廠商蘋果和三星仍保持著冠、亞軍寶座,市場份額分別為30.1%和15.8%。(新浪科技)
【上半年中央空調銷量增長逾22% 白電巨頭紛紛加速布局】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總體容量首次突破400億元,增長率達22.15%。業內人士指出,受工業項目市場回暖較為明顯、北方煤改電市場愈演愈熱等因素影響,中央空調市場前景廣闊。白電巨頭美的、海爾等也紛紛加速了向這一領域的擴張。(證券日報)
市場
【各方準備就緒 原油期貨上市只待臨門一腳】
隨著原油期貨在技術系統方面的準備工作告一段落,各市場主體對原油期貨的籌備重點已轉入市場開發和投資者教育中。在業內看來,目前市場各方對原油期貨的準備工作已經完全就緒,原油期貨上市只待臨門一腳。(上證報)
【國家隊投資A股邏輯浮現 對創業板優質企業已悄然布局】
截至8月3日發稿,滬市兩市共有187家上市公司公布2017年中報。Wind統計結果顯示,報告期內,證金公司持有23家公司股票,其中新進7只,增持5只,不變9只,減持2只。中央匯金持有58家公司股票,其中增持5只,不變53只,暫未出現新進和減持情況。全國社保基金持有44家公司股票,其中新進8只,增持25只。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幾家重量級投資機構的投資邏輯,即除國企改革主題之外,社保基金及證金公司對創業板優質企業已悄然布局。(經濟參考報)
【美元指數持續下跌逾9% 強勢美元面臨終結】
美元指數今年下跌超過9%。美聯儲的每個加息周期往往都會帶來美元指數的強勢周期。但是今年情況明顯不同,雖然美聯儲議息會議開了好幾次,但美元指數從年初接近104的高點一路下行,跌至94以下,市場開始擔憂美元牛市是否會就此終結。(證券時報)
【保監會:保險業告別“快速發展”,風控能力明顯增強】
中國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140.15億元,同比增長23%,雖然仍保持較快增速,但增速同比下降14.29個百分點。數字增減的背后,是產險業務、壽險業務結構的明顯調整。比如,非車險保費收入占比首次突破三成、萬能險保費收入占比降至20%以下,這些數據表明,保險業雖然告別了“快速發展”,但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中國金融時報)
【上半年險資股票投資占比7.13% 上升0.23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8月3日,保監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保險資金股票投資占比7.13%,上升0.23個百分點。另外,據保監會統計信息部調研員、副處長段海洲透露,上半年險資資金運用收益率達2.62%,比去年同期上漲0.15%。(證券日報)
國際
【“通俄門”風波再起 美股盤中走低 道指再創新高 英鎊、英債收益率大跌】
美國特別檢察官Mueller在“通俄門”案件中選定陪審團名單,美股盤中走低。道指微漲,再創新高,標普納指收跌。特斯拉收漲6.5%,蘋果下跌1%。英國央行周四宣布維持利率和購債規模不變,并下調未來兩年經濟增長預期。英國股市收漲近1%,英鎊下跌0.6%。1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大跌7個基點,至1.16%。(華爾街見聞)
【美國7月ISM非制造業指數創近一年新低 黃金走高、美元創日低】
美國7月ISM非制造業指數顯示,貢獻八成GDP的服務業企業連續91個月擴張,但7月擴張速度是11個月最低。媒體認為這符合消費者需求降溫的現狀。數據公布后金價升破1269美元,美元對日元和歐元刷新日低。(華爾街見聞)
【富可敵國:蘋果美債持倉量515億美元 超過墨西哥、土耳其、挪威】
富可敵國的蘋果公司手握2620億美元。在這2620億美元中,現金占到186億美元,剩余部分則用于投資各類長短期證券。二季度財報顯示,蘋果持有高達51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如果蘋果公司是一個國家,那515億美元的美債持倉意味著蘋果將是全球美債第24大持有國,超過土耳其、挪威和墨西哥。(華爾街見聞)
【無人駕駛船舶時代來臨?全球首艘無人船明年下水】
全球第一艘無人駕駛船舶“YARA Birkeland”號將于2018年開始下水航行,該船舶最初將被投放到挪威南部一條長37英里(約合59.5公里)的航線上,用于肥料運送。“YARA Birkeland”號無人駕駛船舶的下水,被給予厚望,報道稱它可能會成為全球航運史上的一個巨大轉折點。(《財富》雜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