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證券日報:同業、杠桿、表外業務將成下半年重點整治對象

          證券日報 2017-07-25 07:19:49

          近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直接關系到下半年金融政策的定調。會議提出,金融工作要把握“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項原則,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

          回顧今年上半年,銀監會一方面按照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的要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另一方面,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放大招

          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上半年銀監會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尤其是自3月底開始,頻頻放大招,無不體現出銀監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防控金融風險的意圖。

          1.1 1月5日,銀監會印發《關于民營銀行監管的指導意見》,要求民營銀行明確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特色經營,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提高普惠金融服務水平。截至目前,獲得銀監會批準籌建的17家民營銀行中,已有15家獲得開業批復,民營銀行步入常態化發展階段。

          1.2 3月29日,銀監會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要點》,針對當前各銀行業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項治理。

          1.3 4月6日,銀監會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著重檢查的業務包括同業業務、理財業務、信托業務,以進一步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規范經營行為,維護金融秩序,防控金融風險。

          1.4 4月7日,銀監會印發《關于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就推進銀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優化外部環境,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內生動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1.5 4月10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梳理了十大亂象,要求組織全國銀行業集中整治,并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切實處置一批重點風險點,消除一批風險隱患,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1.6 4月12日,銀監會印發《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研究制定26項重點規制,涉及銀行表外業務、委托貸款、大額風險暴露、信用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

          1.7 5月26日,銀監會發布《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實施方案》,明確大型商業銀行將于2017年內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目前,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均已在總行層面宣布掛牌普惠金融事業部。

          1.8 6月28日,銀監會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校園貸監管整治力度,從源頭上治理亂象,防范和化解校園貸風險。

          1.9 7月20日,銀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決定》,進一步放寬了外資銀行投資中資銀行的門檻,允許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入股中資商業銀行。由此可見,未來銀行業對外開放節奏會繼續保持穩定,以積極引進外資,改善當前國內跨境資本流動狀況。

          控風險

          集中整治行業亂象

          銀監會上半年集中發文整治“三套利”“四違反”“四不當”“十亂象”,重點加大對同業、理財、投資等業務的監管力度。在監管的持續壓力下,商業銀行的同業業務規模總體收縮,各種風險逐步得到控制和化解。

          2.1銀行業保持穩健運行。數據顯示,2017年5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233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6%,資產質量和流動性基本穩定,資本和撥備較為充足,盈利水平和風險抵御能力均處于國際同業較好水平。

          2.2理財市場內部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理財業務重回零售端,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將成為長期趨勢。截至今年5月底,銀行理財規模為28.4萬億元,相比4月份的30萬億元,下降1.6萬億元,創近10年來最大的單月降幅,同比增速也跌至個位數,僅為9%。

          專家認為,監管層打擊同業套利和將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同業理財的規模縮減。

          強監管

          嚴查金融違規行為

          今年上半年,不僅罰單數量增多,罰款金額也增加,且頻現大額罰單。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大額罰單頻出表明這些銀行確實違規較嚴重,涉及面較廣,再者也有震懾作用,背后政策考量主要還是防風險。

          3.1今年上半年,各級銀監部門共開出1337張罰單。其中,銀監會25張,銀監局451張,銀監分局886張。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97名,其中,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職資格,禁止11人從事銀行業工作。

          3.2 2017年3月29日,銀監會機關針對票據違規操作、掩蓋不良、規避監管、亂收費用、濫用通道、違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市場亂象,作出了25件行政處罰決定,罰款金額合計4290萬元。

          3.3進入二季度,商業銀行迎來了更加猛烈的“罰單季”,罰單數從4月份190份開始逐月攀升,4月份-6月份分別為190份、233份和352份,進入6月份,僅銀監分局就開出203份罰單。另外,一季度罰單數分別187份、172份和203份。

          展未來

          同業、杠桿、表外業務將成下半年重點整治對象

          4.1下半年銀行監管,整體來看,在防風險背景下,監管或將繼續保持較強態勢,但或許不會進一步加大,而是穩中趨緩。

          4.2同業、杠桿、表外業務將成為下半年重點整治對象。上半年金融機構進行的自查自糾工作目前已經基本結束,部分金融機構已經向監管層提交了自查報告,下半年金融機構將進入整改期,相信監管層將針對上述三項業務出臺相關的監管細則。

          4.3下半年在加快推進國有大銀行戰略轉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優化股權結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或有新舉措。

          4.4在發展中小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方面,預計監管部門有望進一步放開有關限制,加快新設民營銀行的審批速度,同時鼓勵民營銀行進一步探索市場化的激勵機制。

          證券日報記者 傅蘇穎

          原標題:銀監會頻出大招防風險 下半年重點整治三大業務

          責編 周禹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同業 杠桿 表外業務整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十八禁免费看污网站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 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色色午夜福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