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3 19:06: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從“保殼戰”到公司管理層“換血”,再到押寶新駿派,急需扭虧的一汽夏利(000927,SZ)近年來可謂動作頻繁,但卻收效甚微。
根據一汽夏利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15億元~6.6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虧損的5.19億元再度擴大。
而據一汽夏利6月產銷快報顯示,上半年,一汽夏利累計銷量為1.15萬輛,同比下降39%,而其絕對主力“駿派”系列累計銷量僅為5429輛。
就在銷量和利潤均面臨困難的同時,一汽夏利近日發公告稱,公司以及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豐田)的其他各股東方,擬按持股比例向天津一汽豐田注資34.31億,用于投資建設一汽豐田“新第一生產線”項目。
據了解,各股東方對一汽豐田第一階段的總增資額 為18億元,預計于近期實施(一汽夏利出資金額為2.7億元),剩余部分增資 16.31億元待一汽豐田后續董事會確定后實施(一汽夏利擬出資的金額為2.4465億元)。
此外,一汽豐田的“新第一生產線”項目投資總額達54.1億元,剩余的19.79億元資金將來源于銀行貸款 ,而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0萬輛緊湊型 SUV車型的能力。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一汽夏利就曾通過向一汽股份出售資產,使得公司所售資產增值10.2億元,從而擺脫了摘牌的困境;而去年8月,一汽夏利再次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其向一汽股份出售所持有的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15%的股權,并獲得了17.76億元的實際收益。
去年出售所持一汽豐田15%股權,如今又進行增資,一汽夏利的扭虧“套路”讓外界有點看不懂。
對此,有分析指出,一汽豐田作為一汽夏利持股15%的聯營企業,在新產品投產后,將為一汽夏利帶來投資收益增長。而對一汽夏利此前的兩次出售股權,業界多數觀點認為是“僅讓賬面數據變得好看”,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無太多實質幫助。
反觀一汽豐田近來的發展,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一汽豐田得益于新車銷量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增長。
在新車銷量方面,上半年,一汽豐田累計銷售新車34.5萬輛,同比增長6.3%。其中,卡羅拉家族累計銷量近17萬輛,RAV4榮放6月的銷量達1.1萬輛,同比增幅達118%。
一汽夏利在公告中發布了一汽豐田的上半年經營業績,2017年上半年,一汽豐田營業收入246.51億元,占去年全年的51.59%,在凈利潤方面,一汽豐田凈利潤為7.6億元,占2016年全年的56.89%。
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進一步表示,“盡管一汽夏利此次屬于正常投資,但這將會為其帶來積極回報,因為無論是品牌力還是產品,豐田均有明顯優勢,而從目前在建的‘第一生產線’正式投產時間節點來看,該項目是可以看到效益的。”
對此次增資,一汽夏利有關方面也表示,此次向一汽豐田增資,有利于擴大該公司產能,所生產緊湊型 SUV 產品填補了該公司的產品空白,各方股東均按持股比例進行增資,沒有損害公司及股東的利益。
此外,業內普遍認為,明年6月建成并投產的一汽豐田“新第一生產線”,生產的首款車型很有可能是豐田C-HR車型,而這也將為一汽豐田2020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新車的中文名字還沒有確定,但該車型是在豐田TNGA架構下生產的緊湊型SUV,并定位高端。”一汽豐田一位內部人士向NBD汽車表示。
眾所周知,SUV持續高增長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我國汽車市場的有力支撐,然而,在我國車市整體增長放緩的當下,此局面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拐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SUV細分市場仍保持同比上升趨勢,但銷量增幅下滑明顯,由去年同期的44.26%下降到今年的16.83%。
“近兩年來,競爭加劇導致SUV市場增長趨緩,2020年前,我國SUV市場將觸碰到‘天花板’,該細分市場很難再出現此前那樣的高速增長。”曹鶴在接受NBD汽車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當豐田這類車企都在向下做產品布局和延伸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個細分市場已趨于飽和了,畢竟緊湊型產品與中大型產品相比,利潤要低很多。
由此來看,在國內SUV市場面臨觸到“天花板”的背景下,一汽豐田未來能給一汽夏利帶來多少投資收益,唯有等待時間的檢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