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閃崩次新股如何出籠 實地探訪焦點營業部

          證券時報 2017-06-30 13:04:59

          6月近至尾聲,隨著順威股份、凱瑞德盤中突然跳水跌停,閃崩重回大眾視野。

          縱觀6月,除藍籌白馬股迭創新高外,閃崩也是市場行情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其中,次新股成為閃崩重災區,泰嘉股份、英聯股份、哈森股份、愛司凱等相繼上演閃崩。

          “今年監管延續去杠桿,從年初查游資到4月份打擊莊股、6月份提示漲停板風險,趨嚴的監管環境導致活躍資金有撤離跡象,不太敢在次新股或概念主題上進行炒作了。”江海證券深圳營業部總經理吳春紅告訴記者。

          記者實地走訪了現身近期閃崩股的活躍營業部。客戶交易行為難以預料、不知曉大客戶資金的具體運作情況、已盡到向客戶提示風險的義務等說法,是多家營業部的一致回應。記者還了解到,造成個股崩盤現象的原因綜合了政策、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大客戶面臨平倉壓力成為誘因。

          閃崩蔓延

          今年年初,次新股行情曾火爆一時。在張家港行開板后連續大漲的明星股引領下,不少剛上市的新股在開板后仍繼續上攻,如會暢通訊、數字認證、貝斯特等,短期賺錢效應明顯。

          但是3月底4月初,次新股畫風突變,閃崩開始逐漸蔓延。

          超訊通信即首個遭遇閃崩的次新股。該股自2月下旬至3月下旬突然頻頻發力漲停,并于3月29日創出上市新高。30日該股高位跌停,此后開始漫漫跌途。

          清源股份被證監會點名批評則拉開了次新股閃崩的首個蔓延潮。2017年4月14日下午,證監會表示,將堅決打擊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縱。同日,上交所對投資者陳某多次利用資金優勢拉升“清源股份”盤中價格和收盤價格的異常交易行為,做出了限制賬戶交易3個月的紀律處分決定。

          受此影響,清源股份4月17日開盤后即一字跌停,當周五個交易日均告跌停,4月24日該股繼續以跌停開盤,不過午后打開跌停,收盤時下跌9.53%,在6個交易日中該股累計下跌近五成。

          進入6月,次新股再次迎來閃崩潮。泰嘉股份、英聯股份、哈森股份3家公司距各自今年股價高點均已下跌逾40%。

          相較4月份次新股一字跌停模式,新一輪閃崩潮更顯“刺激”:閃崩前先上演“假動作”,成交量放大(或早盤高開,或盤中直線拉高)。緊接著毫無征兆地直線跳水,并迅速封死跌停,隨后連續幾日一字跌停,期間還可能伴隨著其他戲劇性走勢。

          6月16日,英聯股份開盤后一度沖高漲近8%,隨后迅速“閃崩”,全天振幅約18%,此后連續3日一字跌停。22日早盤,英聯股份跌停板被撬開后連續拉升觸及漲停,午后再度封漲,出現“地天板”走勢,全天振幅20%,換手率近九成。23日英聯股份再度跌停開盤,午后一度翻紅,最終收跌4.75%。

          同樣詭異的還有哈森股份,繼6月20日午后遭遇閃崩,6月21日,該股早盤直接封死在跌停板,午后約14點,有資金突然翹板,公司股價獲直線拉升并翻紅,但僅幾分鐘后,又急跌至跌停板。

          次新股炒作降溫資金撤離

          “若單看藍籌板塊,今年其實是牛市,若除去藍籌板塊不看,今年又是熊市,市場相對難操作了。”吳春紅感嘆。

          隨著市場風格切換,次新股炒作降溫明顯。去年次新股上市后平均收獲13.33個漲停板,今年已降至9.83個,并呈現出從年初平均12.13個逐漸下滑至8個板的趨勢。

          “游資近期缺乏持續炒作題材,超跌反彈與‘妖股’難以激發人氣,新股開板悶殺不斷避之不及。”一家最近屢屢現身閃崩次新股的營業部所屬券商在昨日盤后發表上述觀點。

          吳春紅認為,由于市場大資金偏重藍籌股,因此當次新股前期遭到炒作后,若個股基本面、技術面不足以支撐其繼續上漲,一旦監管趨嚴,部分活躍資金撤離,高度控盤的個股失去對手盤,部分個股就會出現閃崩。

          記者梳理自去年初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的次新股發現,其中有29%的次新股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為負。

          值得關注的是,閃崩次新股多有莊股嫌疑,前期獨立大盤走勢,換手率偏低,流通盤被高度控盤。

          如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兩家公司均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次新股,且閃崩前股價走勢十分相似。在經歷上市連漲后,兩公司股價仍一直處于高位,未出現明顯回調。而哈森股份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曾出現一輪下跌。

          閃崩前,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股東戶數銳減,籌碼大量聚集。數據顯示,泰嘉股份1月19日股東戶數超過6萬人,至3月31日,已不足2萬人;英聯股份4月5日股東人數約為1.58萬人。4月10日,約有1.21萬人。4月28日,股東人數降至萬人以下,為9861人。至6月15日,該數據已減少至6738人。哈森股份一季度股東戶數也出現幾千人次的下滑。

          盤后龍虎榜數據亦能作證。英聯股份開板后第一次登上龍虎榜是在5月17日,當日的買二、買三、買五,此后分別出現在6月16日閃崩首日的賣二、賣四、賣五位置。

          股東結構方面,英聯股份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個人,泰嘉股份、哈森股份一季度流通股東中則出現多只信托或資管計劃。3家公司流通市值均較小,不到15億元。

          記者還注意到,英聯股份一季度第四大流通股股東綦政凱,還是聚隆科技第三大流通股東。聚隆科技雖不是次新股,但今年4月18日起,該股連續5日一字跌停,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也全為個人。

          實探閃崩次新股上榜營業部

          在6月份新一輪閃崩潮中,地域特點依舊。不過,炒作主力已由江浙地區轉移至深圳地區。在英聯股份、泰嘉股份、哈森股份身上,深圳游資頻繁進出。

          位于深圳南山區的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異軍突起,從“籍籍無名”一躍成為了此輪炒作的龍頭席位。

          6月以來,該營業部登上龍虎榜18次,多數時間都在“打榜”閃崩次新股,其中泰嘉股份8次,哈森股份5次,英聯股份3次,其余2次為希努爾和中南文化。其中,該營業部上榜中南文化的6月2日,中南文化盤中一度閃崩至跌停。

          記者昨日來到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該營業部是聯儲證券除深圳分公司之外的唯一一家營業部。與近期“高調”現身不同,該營業部昨日顯得相對“冷清”。當記者上午收盤后接近12點到訪時,該營業部已大門緊閉,隨后至下午開盤,才有零星工作人員出現,幾乎不見普通投資者的身影。

          聯儲證券的前身為眾成證券,公司規模雖不出眾,但近年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2015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2月完成更名,注冊資本13.73億元,去年業績實現翻番。

          對于近期頻頻上榜閃崩次新股龍虎榜,該營業部回應稱,這是客戶的正常個人行為,與聯儲證券沒有關聯。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近期也表現活躍。記者注意到,加上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上述3家營業部在英聯股份、哈森股份、泰嘉股份的出貨操作重合度較高。

          6月7日,3家營業部同時出現在泰嘉股份賣方榜,并占據賣一至賣三的位置。其中主力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賣出金額約1.55億元。

          除了聯合現身泰嘉股份,上述3家營業部還兩兩交叉登上英聯股份、哈森股份龍虎榜。

          6月16日英聯股份閃崩首日,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同時“出貨”;6月22日,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攜手賣出英聯股份;6月20日哈森股份閃崩首日,賣方榜上出現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的身影。

          對于營業部聯合上榜的現象,吳春紅認為,北上廣深以及江浙地區本就是游資集中營,龍虎榜上榜比較正常,不能說營業部間出現“抱團”,只能說這些地區的游資本身可能有抱團行為,或者說資金重點呈現在這幾個區域范圍內。

          “每家營業部肯定知道自己大資金的客戶,但大資金客戶背后是不是還有其他資金在別的營業部共同運作,這種我們不會知曉,也很難去了解。”吳春紅告訴記者。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于近期該營業部多次出現在交易席位上已有關注,營業部只是通道,已按規定事前、事后都進行了必要的溝通與風險提示。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很多閃崩的個股持有人并非是個人,而是產品,產品通常由信托或資管計劃構成,交易行為是由管理人來負責,營業部對此并不知悉。之前涉及到個別成交量過大等情況,交易所有發過協查或警示函,證券公司會按要求補充資料,協助監管對產品有更細致的了解。

          在閃崩次新股的前十股東中,各大資管產品并不鮮見。如泰嘉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2個信托計劃與1個資管計劃。

          此外,記者輾轉采訪到一位知情人士也從側面印證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營業部負責人的說法。據該人士了解,一位卷入了閃崩股的投資者目前賬面虧損已超30%,“不是自己要出,是沒辦法,帶了產品,跌那么多到平倉線自動就平了。還有些其他股票,不帶產品還好,套著慢慢找機會出。”

          近期接盤閃崩次新股的席位也頗有看點。尤以英聯股份為代表,6月16日,前五名買方清一色為河南鄭州的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買入最多,金額達1.18億元。

          隨后6月19日至21日3個交易日,英聯股份成交量萎縮,上述5家鄭州營業部未能出逃。直至6月22日,此前于16日買進的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鄭州農業路證券營業部才開始“斬倉”,分別賣出約6460萬元、3345萬元。

          與此同時,新的深圳游資加入對英聯股份的炒作。6月22日、6月23日連續買入的國泰君安深圳上步中路證券營業部、6月23日買入的平安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羅湖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均是熱門次新股席位。尤其是后者近期非?;钴S,本月每個交易日均有登上龍虎榜,其近期上榜過的次新股還包括泰嘉股份、世民科技等。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李曼寧 朱雪蓮)

          責編 張楊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月近至尾聲,隨著順威股份、凱瑞德盤中突然跳水跌停,閃崩重回大眾視野。 縱觀6月,除藍籌白馬股迭創新高外,閃崩也是市場行情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其中,次新股成為閃崩重災區,泰嘉股份、英聯股份、哈森股份、愛司凱等相繼上演閃崩。 “今年監管延續去杠桿,從年初查游資到4月份打擊莊股、6月份提示漲停板風險,趨嚴的監管環境導致活躍資金有撤離跡象,不太敢在次新股或概念主題上進行炒作了?!苯WC券深圳營業部總經理吳春紅告訴記者。 記者實地走訪了現身近期閃崩股的活躍營業部??蛻艚灰仔袨殡y以預料、不知曉大客戶資金的具體運作情況、已盡到向客戶提示風險的義務等說法,是多家營業部的一致回應。記者還了解到,造成個股崩盤現象的原因綜合了政策、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大客戶面臨平倉壓力成為誘因。 閃崩蔓延 今年年初,次新股行情曾火爆一時。在張家港行開板后連續大漲的明星股引領下,不少剛上市的新股在開板后仍繼續上攻,如會暢通訊、數字認證、貝斯特等,短期賺錢效應明顯。 但是3月底4月初,次新股畫風突變,閃崩開始逐漸蔓延。 超訊通信即首個遭遇閃崩的次新股。該股自2月下旬至3月下旬突然頻頻發力漲停,并于3月29日創出上市新高。30日該股高位跌停,此后開始漫漫跌途。 清源股份被證監會點名批評則拉開了次新股閃崩的首個蔓延潮。2017年4月14日下午,證監會表示,將堅決打擊炒作次新股等惡性操縱。同日,上交所對投資者陳某多次利用資金優勢拉升“清源股份”盤中價格和收盤價格的異常交易行為,做出了限制賬戶交易3個月的紀律處分決定。 受此影響,清源股份4月17日開盤后即一字跌停,當周五個交易日均告跌停,4月24日該股繼續以跌停開盤,不過午后打開跌停,收盤時下跌9.53%,在6個交易日中該股累計下跌近五成。 進入6月,次新股再次迎來閃崩潮。泰嘉股份、英聯股份、哈森股份3家公司距各自今年股價高點均已下跌逾40%。 相較4月份次新股一字跌停模式,新一輪閃崩潮更顯“刺激”:閃崩前先上演“假動作”,成交量放大(或早盤高開,或盤中直線拉高)。緊接著毫無征兆地直線跳水,并迅速封死跌停,隨后連續幾日一字跌停,期間還可能伴隨著其他戲劇性走勢。 6月16日,英聯股份開盤后一度沖高漲近8%,隨后迅速“閃崩”,全天振幅約18%,此后連續3日一字跌停。22日早盤,英聯股份跌停板被撬開后連續拉升觸及漲停,午后再度封漲,出現“地天板”走勢,全天振幅20%,換手率近九成。23日英聯股份再度跌停開盤,午后一度翻紅,最終收跌4.75%。 同樣詭異的還有哈森股份,繼6月20日午后遭遇閃崩,6月21日,該股早盤直接封死在跌停板,午后約14點,有資金突然翹板,公司股價獲直線拉升并翻紅,但僅幾分鐘后,又急跌至跌停板。 次新股炒作降溫資金撤離 “若單看藍籌板塊,今年其實是牛市,若除去藍籌板塊不看,今年又是熊市,市場相對難操作了?!眳谴杭t感嘆。 隨著市場風格切換,次新股炒作降溫明顯。去年次新股上市后平均收獲13.33個漲停板,今年已降至9.83個,并呈現出從年初平均12.13個逐漸下滑至8個板的趨勢。 “游資近期缺乏持續炒作題材,超跌反彈與‘妖股’難以激發人氣,新股開板悶殺不斷避之不及?!币患易罱鼘覍椰F身閃崩次新股的營業部所屬券商在昨日盤后發表上述觀點。 吳春紅認為,由于市場大資金偏重藍籌股,因此當次新股前期遭到炒作后,若個股基本面、技術面不足以支撐其繼續上漲,一旦監管趨嚴,部分活躍資金撤離,高度控盤的個股失去對手盤,部分個股就會出現閃崩。 記者梳理自去年初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的次新股發現,其中有29%的次新股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為負。 值得關注的是,閃崩次新股多有莊股嫌疑,前期獨立大盤走勢,換手率偏低,流通盤被高度控盤。 如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兩家公司均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次新股,且閃崩前股價走勢十分相似。在經歷上市連漲后,兩公司股價仍一直處于高位,未出現明顯回調。而哈森股份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曾出現一輪下跌。 閃崩前,泰嘉股份與英聯股份股東戶數銳減,籌碼大量聚集。數據顯示,泰嘉股份1月19日股東戶數超過6萬人,至3月31日,已不足2萬人;英聯股份4月5日股東人數約為1.58萬人。4月10日,約有1.21萬人。4月28日,股東人數降至萬人以下,為9861人。至6月15日,該數據已減少至6738人。哈森股份一季度股東戶數也出現幾千人次的下滑。 盤后龍虎榜數據亦能作證。英聯股份開板后第一次登上龍虎榜是在5月17日,當日的買二、買三、買五,此后分別出現在6月16日閃崩首日的賣二、賣四、賣五位置。 股東結構方面,英聯股份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個人,泰嘉股份、哈森股份一季度流通股東中則出現多只信托或資管計劃。3家公司流通市值均較小,不到15億元。 記者還注意到,英聯股份一季度第四大流通股股東綦政凱,還是聚隆科技第三大流通股東。聚隆科技雖不是次新股,但今年4月18日起,該股連續5日一字跌停,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也全為個人。 實探閃崩次新股上榜營業部 在6月份新一輪閃崩潮中,地域特點依舊。不過,炒作主力已由江浙地區轉移至深圳地區。在英聯股份、泰嘉股份、哈森股份身上,深圳游資頻繁進出。 位于深圳南山區的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異軍突起,從“籍籍無名”一躍成為了此輪炒作的龍頭席位。 6月以來,該營業部登上龍虎榜18次,多數時間都在“打榜”閃崩次新股,其中泰嘉股份8次,哈森股份5次,英聯股份3次,其余2次為希努爾和中南文化。其中,該營業部上榜中南文化的6月2日,中南文化盤中一度閃崩至跌停。 記者昨日來到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該營業部是聯儲證券除深圳分公司之外的唯一一家營業部。與近期“高調”現身不同,該營業部昨日顯得相對“冷清”。當記者上午收盤后接近12點到訪時,該營業部已大門緊閉,隨后至下午開盤,才有零星工作人員出現,幾乎不見普通投資者的身影。 聯儲證券的前身為眾成證券,公司規模雖不出眾,但近年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2015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2月完成更名,注冊資本13.73億元,去年業績實現翻番。 對于近期頻頻上榜閃崩次新股龍虎榜,該營業部回應稱,這是客戶的正常個人行為,與聯儲證券沒有關聯。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近期也表現活躍。記者注意到,加上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上述3家營業部在英聯股份、哈森股份、泰嘉股份的出貨操作重合度較高。 6月7日,3家營業部同時出現在泰嘉股份賣方榜,并占據賣一至賣三的位置。其中主力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賣出金額約1.55億元。 除了聯合現身泰嘉股份,上述3家營業部還兩兩交叉登上英聯股份、哈森股份龍虎榜。 6月16日英聯股份閃崩首日,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同時“出貨”;6月22日,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華鑫證券深圳分公司攜手賣出英聯股份;6月20日哈森股份閃崩首日,賣方榜上出現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聯儲證券深圳濱海大道易思博營業部的身影。 對于營業部聯合上榜的現象,吳春紅認為,北上廣深以及江浙地區本就是游資集中營,龍虎榜上榜比較正常,不能說營業部間出現“抱團”,只能說這些地區的游資本身可能有抱團行為,或者說資金重點呈現在這幾個區域范圍內。 “每家營業部肯定知道自己大資金的客戶,但大資金客戶背后是不是還有其他資金在別的營業部共同運作,這種我們不會知曉,也很難去了解。”吳春紅告訴記者。 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證券營業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于近期該營業部多次出現在交易席位上已有關注,營業部只是通道,已按規定事前、事后都進行了必要的溝通與風險提示。 同時,該負責人指出,很多閃崩的個股持有人并非是個人,而是產品,產品通常由信托或資管計劃構成,交易行為是由管理人來負責,營業部對此并不知悉。之前涉及到個別成交量過大等情況,交易所有發過協查或警示函,證券公司會按要求補充資料,協助監管對產品有更細致的了解。 在閃崩次新股的前十股東中,各大資管產品并不鮮見。如泰嘉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2個信托計劃與1個資管計劃。 此外,記者輾轉采訪到一位知情人士也從側面印證了天風證券深圳濱河路營業部負責人的說法。據該人士了解,一位卷入了閃崩股的投資者目前賬面虧損已超30%,“不是自己要出,是沒辦法,帶了產品,跌那么多到平倉線自動就平了。還有些其他股票,不帶產品還好,套著慢慢找機會出。” 近期接盤閃崩次新股的席位也頗有看點。尤以英聯股份為代表,6月16日,前五名買方清一色為河南鄭州的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超過3億元。其中,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買入最多,金額達1.18億元。 隨后6月19日至21日3個交易日,英聯股份成交量萎縮,上述5家鄭州營業部未能出逃。直至6月22日,此前于16日買進的銀泰證券鄭州東風路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鄭州農業路證券營業部才開始“斬倉”,分別賣出約6460萬元、3345萬元。 與此同時,新的深圳游資加入對英聯股份的炒作。6月22日、6月23日連續買入的國泰君安深圳上步中路證券營業部、6月23日買入的平安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羅湖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均是熱門次新股席位。尤其是后者近期非?;钴S,本月每個交易日均有登上龍虎榜,其近期上榜過的次新股還包括泰嘉股份、世民科技等。 (來源:證券時報記者:李曼寧朱雪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100在线少妇 | 在线jyzzjyzz免费视频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