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5 17:50:36
4月28日晚,*ST海潤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虧損1.79億元。4日公司股價跌破2元。當晚公司宣布董事長擬未來6個月增持不少于1億元。今日公司對記者表示,董事長已開始增持。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編輯 宋思艱
5月4日晚,*ST海潤(600401,SH)拋出了一份增持計劃:董事長擬在未來六個月斥資不少于1個億增持公司股份。
這份計劃看上去頗有分量,但投資者似乎并不買賬,今日(5月5日),公司股票仍然跌停,*ST海潤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增持計劃已經開始實施。
審計機構稱內控有缺陷 出具非標意見
4月28日晚,*ST海潤發布了2016年年報。在光伏業景氣度上升的2016年,公司在2016年實現45.19億元營收的同時,卻錄得了高達11.79億元的虧損。公司表示,在經歷了6月30日前的“搶裝潮”后,行業下半年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市場需求持續下滑、上游原材料硅片及電池片價格快速上漲,組件價格持續下跌,給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這樣一份年報,被會計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根據上交所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該公司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海潤就此“戴帽”。
作為*ST海潤審計機構的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公司“財務報告內控制度存在多項重大缺陷,內部控制失效,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重大而且具有廣泛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華認為,*ST海潤內控方面的主要問題有:第一,公司未能識別資產存在減值的跡象,在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時出現“嚴重偏差”,未能合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第二,公司為關聯方擔保16億元的事項,未經職能部門申請和管理層審核,直接通過了董事會審批;第三,多家關聯公司在2016年度與公司有多項交易,但公司未將這些公司識別為關聯方,相關交易也未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批;第四,在未經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并向關聯方預付100%股權轉讓款。
跌成1元股 大股東擬斥1億元增持
消息一出,*ST海潤的股票不出意外地吃了兩個跌停板,截至5月4日已經跌破2元,成為A股的第三個“1元股”。
公司董事長坐不住了,在5月4日晚拋出了一份增持計劃稱,公司董事長孟廣寶及配偶鮑樂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1億元。此次增持不設價格區間,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逐步實施增持計劃。
但投資者似乎并不買賬。5月5日,*ST海潤繼續“一”字跌停,收盤報1.81元。東方財富軟件顯示,成交額較前兩日有所放大,成交金額4841萬元。這已經是公司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意見以來的第三個跌停。
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小投資者對于這份增持計劃持有懷疑態度。“(實際)增持不增持,增持多少也只是紙上談兵。”有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上這樣表示。
今日(5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ST海潤,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增持計劃今日已經開始實施,后續的增持實施情況也會按照要求公告,公司目前不方便對其他事項發表意見。
對于審計機構出具的非標意見,*ST海潤在公告中表示,將針對會計師在年審過程中所提出的內控各項重大缺陷進行整改,爭取2017 年中報披露前完成整改,消除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