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7 22:12:50
引進蔡先生做佳兆業的股東首先是他信任公司、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才會來參與公司的投資活動,特別是佳兆業從一開始上市的時候他就已經參與,作為佳兆業的投資者一直到現在。
每經編輯|黃博文
每經記者 黃博文
一家企業如何與它的創始人榮辱與共,郭英成和他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對此演繹得淋漓盡致。始發于2014年10月的債務風波導致佳兆業在港交所停牌,其創始人郭英成亦消失在公眾視野;724天后的今天,他和他的佳兆業重新站在香港資本市場。
3月27日,停牌兩年之久的佳兆業在港交所復牌,并舉行了自2013年停牌以來的第一次業績發布會。闊別公眾視野兩年多的佳兆業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郭英成首度公開露面,攜副主席兼執行董事孫越南、高級顧問譚禮寧、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鄭毅等高管直面媒體。
會上,佩戴紅色領帶的郭英成成為傳媒圍堵的焦點,他亦坦誠地回應了外界的疑問。在回應佳兆業的財務風波時,其稱責任認定以公告為準,另外在回應長居香港的傳聞時,郭英成表示他在香港做了20多年,“去香港、去內地是去工作,也是去旅游,我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深圳,熱愛投資的每個城市”。
復牌首日漲55.13%
3月26日晚間,佳兆業連續刊發2014年~2016年5份業績報告,并于3月27日在香港聯交所恢復買賣,截至收盤佳兆業報收2.43港元/股,漲幅達到55.13%,這組數字在業績會上被佳兆業高管反復提及,顯示出他們對于資本市場的樂觀。
2014年11月,因其創始人郭英成卷入深圳落馬高官蔣尊玉案,佳兆業房源被限制交易,公司現金流枯竭、陷入債務危機。同時,因不能簽發財報,佳兆業被長期停牌。
郭英成說過去的兩年充滿酸甜苦辣,對于公司未來,他表達了自己的信心:“未來我們的壓力不大,但是有挑戰,公司未來的發展我是充滿了信心。”
信心來源之一在于披露的2016年業績。業績報顯示,佳兆業2016年全年錄得合約銷售金額為298億元,同比增長223%,這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度銷售業績。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佳兆業集團重新回到了全國銷售權益金額排行榜前40。
此外,手中充裕的舊改土地儲備也給佳兆業底氣。佳兆業高級顧問譚禮寧介紹,在土地儲備方面,佳兆業仍然著重在一線以及重點的二線城市,通過佳兆業專長舊改、收購以及招拍掛去補充、擴充土地儲備。
據介紹,佳兆業集團的土儲達到2100萬平方米,有80%位于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在舊改方面,過去十幾年儲備了1300萬平方米面積的舊改項目,其中90%在深圳,其余分布在廣州、珠海和上海等城市。佳兆業還介紹,13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可售面積一定在2000萬平方米,貨值肯定是過萬億元,轉虧為盈不是問題。
在融資方面,以擁有的土地儲備為撬動,在債務重組之時得到銀行的支持。重組后,佳兆業和不同的機構簽訂策略合作協議,包括平安銀行500億元授信額度,中信銀行400億元授信額度。業績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佳兆業集團的現金及銀行賬面值達166億元,是2015年31.1億元的五倍多,這也意味著佳兆業集團手上擁有足夠充裕的資金以用于未來發展。
規模突圍之戰
一一清除復牌路上的險阻,郭英成攜最豪華陣容出席的這場業績發布會,對佳兆業可謂來之不易,他亦于業績會現場回應了質疑。
2016年12月19日,富事高咨詢公司出具的佳兆業財務風波調查報告顯示:佳兆業的部分“前雇員”主導了財務造假,他們的部分行為并未得到公司的授權;而公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以及現任公司管理層對“前雇員”的部分行為并不知情,亦不認可。
在3月27日的業績會現場,郭英成表示:“富事高的調查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它只是針對整個事實來作為審計調查的,公告了什么內容,以公告的內容為主。”
在達成復牌的要求中,恢復公眾持股數量是佳兆業復牌的前提之一。2月24日,佳兆業發布公告,大股東郭英成家族控制的大昌投資公司以每股2.3港元的價格向一名獨立第三方轉讓21739.2萬股股份,相當于已發行股份的4.23%。
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被稱為“玩具大王”的潮汕商人蔡志明于2月23日購入佳兆業21739.2萬股股份,價格為2.3港元/股,這與2月24日披露的公告內容一致。外界一直認為郭英成與蔡志明關系密切。
對此郭英成表示,引進蔡先生做佳兆業的股東首先是他信任公司、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才會來參與公司的投資活動,特別是佳兆業從一開始上市的時候他就已經參與,作為佳兆業的投資者一直到現在。關于未來會不會引入別的投資者,他表示,目前來說沒有,從現在公司的基本面來說大股東是不會賣股份的。
在談及與融創的插肩而過,郭英成稱與融創的合作沒有成功,是包括法律、監管以及公司的問題,還有融創自身的問題等,當時在合作、交易過程當中,雙方是公平的、友好的、坦誠的,“我跟融創現在是好朋友,(融創)早上也打電話來祝賀”。
在佳兆業經歷風波的兩年多,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上演了高速增長的行情,去年更是誕生3家3000億巨頭,這可謂佳兆業逝去的時光。在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背景下,復活之后的佳兆業如何能做大規模,將是擺在管理層面前的挑戰。
郭英成表示,佳兆業的重組剛剛完成,公司的財務表現不一定有一個很好的反映,但對2017年很有信心,現在公司的營運、財務等狀況都是表現良好的。
在業績發布會上,佳兆業集團首次披露了2017年銷售目標——比2016年增長15%~20%,預計銷售金額達400億元,這一銷售目標增幅跟行業基本一致。此外,佳兆業亦透露,未來兩到三年,公司年度銷售業績或將達到10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