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焦點

          每經網首頁 > 焦點 > 正文

          業內人士揭“掛證”市場套路:有人專門為掛證考試

          法制日報 2017-03-23 09:33:17

          今年2月,一張名為“2016年各證書最新掛靠價格一覽表”的表格流傳網絡,一些考試通過率低的資格證書掛靠費甚至超過一些行業工作人員的年均工資水平,更有人甚至專門為“掛證”而考試。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不同行業的資格證核發人員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打破“信息壁壘”。

          注冊會計師證,4萬至4.5萬元/年(掛法人);注冊一級消防工程師證,8萬元/年;注冊一級建筑工程師證,8萬至12萬元/2年;注冊巖土工程師證,25萬至28萬元/3年……今年2月,一張名為“2016年各證書最新掛靠價格一覽表”的表格流傳網絡,一些考試通過率低的資格證書掛靠費甚至超過一些行業工作人員的年均工資水平。

          證書掛靠,俗稱“掛證”,是指個人將自己的資質證書掛靠到非工作企業名下,以獲取相應報酬的行為。“掛證”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國的職業資格實行單位注冊,相關單位要想進行資質升級,就必須有相當數量的注冊人員。

          由此,“掛證”形成了一個“可觀”的市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把治理“掛證”亂象作為推動“放管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督促推動有關部門加大整治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形成整治“掛證”亂象的高壓態勢。

          “掛證”需求量大明碼標價

          越難考,越值錢。這是“掛證”市場的行情總則。

          以注冊規劃師證為例,必須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才有考試資格。“畢業的院校和學位不同,要求的工作年限還不一樣,即使研究生畢業而且還是好一點的學校也得要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才能考,而且最近還改革了,越來越難考。”哈爾濱工業大學規劃專業畢業生小江說,“這個證掛出去還是挺搶手的,費用一般是3年8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此外,據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專業畢業生小方說,注冊電氣工程師證也就是國家認證的電工,也很難考。“每年通過考試的也就一兩百人,所以很搶手。這幾年行情變了,原來注冊電氣工程師證掛1年有20萬元,現在是3年20萬元左右,而且因為政策的改變,現在越來越難掛了”。

          在搜索引擎上以“出租證書”為關鍵詞進行查詢,出現2560萬余個結果,其中包括中醫證書出租、房產經紀人證書出租、執業醫師證書出租、執業獸醫師證書出租等。

          此外,在QQ群查詢中,記者輸入“掛證”,找到的群可謂是“數量多、品種全”,包括執業藥師、一級二級建造師、注冊工程師等,其中多以“誠信獵頭”“資質掛靠”“專業掛靠”等為頭像,都是人數眾多的大群,一個群里動輒有兩千人。

          在一個執業藥師“掛證”QQ群,記者發出入群申請,群主劉老師通過記者的申請后,表示“直接把證的圖片發過去,找到掛靠的地方,一年兩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因為有“掛證”的市場需求,也出現了專門為“掛證”而考試的人。

          “前兩年注冊電氣工程師證火爆,我去考了。我只是普通上班族,做的是與電氣完全不相關的行業,但能一次性通過。現在的問題是,剛考完注冊電氣工程師證,‘掛證’價格就暴跌,現在的行情與一級建造師證的價格差不多,而我已經有‘一建’的證了。”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的白領秦昊對記者說,“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單純為了‘掛證’而考試,好過把時間浪費在打游戲喝酒上”。

          對于記者提出的很多證需要達到一定工作年限才能考,秦昊說:“不要被相關工作經驗嚇住,考證是要貨真價實的考過,只要你從畢業起算的年限滿足條件就行。至于工作經驗,完全是靠紙質東西來證明的,請熟人或委托單位在簡歷上、報名表上蓋章就行。”

          根治“掛證”行為需多方合力

          在采訪中,秦昊向記者感慨:中央不停發文整頓“掛證”,現在行情越來越差了。

          的確,近年來,有關部門逐步加大清理打擊“掛證”行為的力度。對個人提交虛假申請材料騙取注冊證書、涉嫌掛靠證書等情況,調查屬實的,一律不予注冊。例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掛證”者一經核實,一律注銷注冊,3年內不得重新注冊;環境保護部要求,對存在證書掛靠行為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一經發現即撤銷資質,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2014年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過開展“掛證”專項治理活動,共查處335人,記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并在有關媒體上曝光。

          “我在設計院工作本來就需要有相關的職業資格證,這個資格證牽扯到單位的招標資質。現在社保聯網,如果我的資格證和社保不在一起,很快就能查出來。這樣的確可以治理‘掛證’,不過在治理之下,掛靠的證少了也意味著掛靠費又漲了。如果我辭職,靠收資格證掛靠費就行,只是要讓掛靠的單位交社保。”小方告訴記者。 

          小方的切身體會,也是“掛證”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不同行業的資格證核發人員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打破“信息壁壘”。

          “在如今數據海量、信息爆炸的時代,各部門、各地區之間如果還沿襲過去的監管方式和慣性心理,而非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分享機制,打破彼此的‘信息壁壘’,就很難摸清監管對象的情況。”在北京市從事建筑師資格證相關考試工作的陳娟向記者介紹說。

          “社保系統有望在2017年實現全國聯網,這將使‘掛證’的難度加大。”據業內人士介紹,當前各種“掛證”中,資格證借給掛靠企業注冊,而持證者社保仍由實際工作單位繳納,因此通過社保系統查詢企業在職人員,就能及時比對持證者的實際工作單位與注冊單位是否一致。

          “現行法律對‘掛證’行為僅僅是嚴令禁止,并沒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從相關部委的處理結果來看,通常也只是對少數違規者吊銷注冊執業證書、撤銷注冊等行政處罰,對整個灰色市場難以形成有效震懾。”國家行政學院博士后陳雪說,違法成本低、處罰力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掛證”行為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對此,北京律師周晨建議,一方面,監管部門應積極作為,加大力度去核查企業資質及持有相關證書員工是否在職,不要把監管停留在“紙面上”;另一方面,需加大對“掛證”等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使得查處“掛證”能起到“殺雞儆猴”的威懾力。“只有把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和加強監管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掛證市場套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伊人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一级做a免费观看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二区婷婷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