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6 21:12:01
報告認為,在熱點城市投資過于集中的部分房企,后期運營中或面臨資金難以覆蓋成本支出的風險,部分近年來短期債務發行量較大的房企,將面臨集中償債期的資金兌付壓力。
每經編輯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3月16日,在“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四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家峰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房地產市場進入新一輪的休整期,房企面臨的生態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在調控政策作用下熱點城市市場量價將逐步回調,“分化”主題延續,行業洗牌進程加速。
這份《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提出,百強企業2016年總資產收益率均值為5.0%,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7.0%,分別較上年下降0.1、0.6個百分點;凈利潤率持續走低,均值為11.0%,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土地成本高漲是盈利下行的主要因素。
數據還顯示,2016年百強企業資產負債率均值達到76.7%,較2015年提高1.1個百分點;由于預收賬款均值較2015年增加27.5%,剔除預收賬款之后的有效負債率均值為50.3%,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6年的房地產市場亦蘊藏了風險隱憂。報告稱,部分短期債務集中的高杠桿企業,若集中償付壓力與銷售回款壓力共存,將潛藏財務風險隱患。因此織密扎牢財務安全的保障網,是部分企業面臨的重要任務。
中指院觀點認為,自2016年7月中央提出嚴控資產泡沫以來,一系列調控政策不斷出臺,同時對融資渠道的限制擴大至私募資管,2017年房地產企業將面臨資金端和銷售端的雙面夾擊。部分擴張激進、大手筆投融資的企業將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和債務兌付風險,需未雨綢繆,保持資金運作的順暢,防范現金流風險。
該機構還認為,在熱點城市投資過于集中的部分房企,后期運營中或面臨資金難以覆蓋成本支出的風險,部分近年來短期債務發行量較大的房企,將面臨集中償債期的資金兌付壓力。
針對整個行業走勢,這份報告給出的判斷是:未來資源爭奪戰升級,房企“大魚吃小魚”可能常態化,資源整合能力成為企業決勝關鍵,影響行業格局重塑,未來大型企業將謀局多元化發展版圖,中小企業尋求轉型出路或退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