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5 13:41:08
前兩天,貨幣基金收益率超6%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這兩天,銀行理財預期收益回歸“4時代”甚至高達5%的信息又廣受關注。對于低風險偏好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有這樣的標的出現、收益還一個高過一個當然是好事。那么銀行理財產品目前的收益情況到底怎么樣?與同類型的產品相比,又應該如何選擇呢?
每經編輯 李蕾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前兩天,貨幣基金收益率超6%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這兩天,銀行理財預期收益回歸“4時代”甚至高達5%的信息又廣受關注。
對于低風險偏好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有這樣的標的出現、收益還一個高過一個當然是好事。那么銀行理財產品目前的收益情況到底怎么樣?與同類型的產品相比,又應該如何選擇呢?
銀行理財收益上漲專屬產品“破5”
昨日,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走訪了成都市內多家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商業銀行后,得出的結論無一例外: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開始回溫,并且呈現繼續上漲的趨勢。
以某股份制銀行為例,其公示的理財產品列表顯示,目前該行期限為91天、認購起點5萬元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55%;132天的產品預期收益率更是達到4.7%。而在另一家國有銀行的網點,“大額存單最高上浮40%、理財預期收益率高至4.5%”等宣傳語更是被擺在了非常顯眼的位置。
上述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介紹,這段時間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直處于回暖狀態,“其實,年后(農歷雞年)就已經回到了4%以上的水平,尤其是一些中短期產品的收益率漲得還是比較厲害的,這段時間還在繼續漲”。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3月4日~10日,29個省份的保本和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實現環比上漲,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22%,較上期上升0.02個百分點。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已經達到4.46%的水準,保本類也達到近4%。平均水平已經如此,可以看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大范圍、多種類地上浮了。
理財不二牛還發現,一些新用戶或節日專屬產品的收益率還要高出一截,有的甚至突破了5%的大關。對于這類收益率普遍在4.5%,甚至4.7%以上的產品,多位理財經理紛紛表示要抓緊時間搶購,“因為額度有限,而且最近買理財的客戶也特別多,收益不錯的產品一放出來幾分鐘就搶光了。”
買低風險產品選貨基還是銀行理財?
3月10日是2017年首批國債銷售的日子,不過理財不二牛走訪的多家網點,場面似乎比此前冷清許多。
這一點也得到了多位受訪理財經理的贊同,“這次的憑證式國債票面年利率與去年最后一批國債相同,三年期3.8%,五年期只有4.17%;而2016年第一批國債的三年期票面利率是4%,五年期是4.42%。所以有的客戶就不愿意買了,轉過頭來買銀行理財替代的也不少,時間上還更靈活。”
對于部分銀行大力推介的大額存單,理財經理們也紛紛表示,其三年期產品的年化利率僅為3.85%,和市面上的其他產品比較起來無論是收益率還是時間上的優勢都不算大。
對此,理財不二牛也將低風險產品的收益進行了比較,詳見下表。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表示,近期,漲幅較強的理財產品為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兩類產品都屬于低風險產品,所以絕對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更有優勢。而收益較高的信托及P2P產品,整體收益則沒有明顯變化,甚至有所下滑。因此,銀行理財在收益‘破5’后,在絕對收益上的劣勢差距已不大,再結合自身低風險、多類型(流動性選擇)、較低的門檻,對普通投資者資產保值的意義較大。”
不過魏驥遙同時表示,2017年銀行理財收益的大幅上漲,主要與市場整體流動性趨緊有較大關系,而這種情況不太可能長期持續。
“因宏觀經濟等因素,收益會有所回調應該是必然的情況。近期,投資者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擇機選擇購買產品以獲得較高收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