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8 11:22:55
“去年虧損的一些客觀原因,在今年能否消除我也不好說。”西藏旅游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以公告披露為準。”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孫皓翎 每經編輯 陳俊杰
每經記者 孫皓翎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去年業績下滑、凈利報虧的西藏旅游3月7日公告宣布,擬非公開發行募資不超過9.65億元加碼主業。
此前西藏旅游曾對外出售其文化傳媒板塊相關資產,此番又擬斥資9.65億元加碼其旅游業務板塊。有分析認為,西藏旅游或意圖通過業務擴張,集中力量對其旅游產業資源進行布局。
“去年虧損的一些客觀原因,在今年能否消除我也不好說。”西藏旅游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以公告披露為準。”
●募資9.65億加碼主業
西藏旅游3月7日公告擬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9.65億元,用于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及苯日神山景區擴建項目和魯朗花海牧場景區擴建項目。
根據公告,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及苯日神山景區擴建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39200萬元。其中,桃花村度假酒店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3000萬元,休閑娛樂項目設備購買擬投入募集資金16200萬元;魯朗花海牧場景區擴建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57300萬元。其中,名人谷、花海牧場度假酒店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55500萬元,休閑娛樂項目設備購買擬投入募集資金1800萬元。項目建設期為1.75年及2.5年,經測算,項目稅后投資回收期分別為6.38年及10.32年(不含建設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西藏旅游目前已成功開發并運營了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苯日神山(尼洋河風光帶)景區、巴松措景區和魯朗花海牧場(魯朗五寨)景區、阿里神山圣湖景區等多個4A級景區。而本次定增投向的標的景區中,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和魯朗花海牧場景區正在或擬開展創5A工作。
此外,透過2016年報數據,記者發現,在去年西藏旅游的營業收入構成方面,旅游景區資源開發與運營占比最重,旅游服務次之,傳媒文化占比最低。2016年西藏旅游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其中旅游景區資源開發與運營占1.07億元,占比85.17%;傳媒文化僅占比0.3%。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末,西藏旅游將其傳媒文化板塊中的西藏國風廣告有限公司出售給獨立第三方。截至2016年末,上市公司傳媒文化板塊中僅包含西藏圣地文化有限公司。先是剝離部分傳媒文化板塊,此番又擬斥資9.65億加碼其旅游業務板塊。有分析認為,西藏旅游或意圖通過業務擴張,集中資金力量對其旅游產業資源進行布局。對此,記者未從西藏旅游董秘辦人士處得到回應。
●去年虧損9512萬元
大手筆加碼主業的背后,西藏旅游業績卻不大亮眼。2016年年報顯示,期內西藏旅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512萬元。
西藏旅游表示,魯朗花海牧場景區因318國道在旅游旺季持續維修,且實施了交通管控,導致2016年游客接待人數同比下滑近50%,營業收入也遠不及預期。
實際上,西藏旅游主業業績近幾年都不甚理想。2013年西藏旅游凈利潤出現下滑,至2014年凈利潤錄得3345萬元虧損。而在2015年,西藏旅游雖獲得535萬元利潤,止住虧損之勢,但這并非一份十分令人滿意的答卷。2015年,西藏旅游通過出售西藏國風廣告有限公司及實施重大債務重組事項,增加了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超過7000萬元,使得西藏旅游免于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但扣非后的凈利潤仍出現較大虧損,高達6251萬元。
“去年虧損的一些客觀原因,在今年能否消除我也不好說。”西藏旅游董秘辦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以公告披露為準。”不過,西藏旅游公告稱,其去年一些景區的游客接待人數相較2014年和2015年出現一定恢復性增長。
一位旅游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旅游運輸成本持續偏高,西藏旅游行業整體增長受限,再加上其他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西藏旅游此次所加碼項目增添了一定風險。
據公開數據,2009年至2015年,入藏旅游總人次逐年增長,年增長率達20%以上,甚至在2015年達到29.6%的增速。但2015到2016年間,入藏旅游人次年增長率下滑至15%。
上述旅游業內人士表示,面對之前的業績下滑,西藏旅游應進一步優化其旅游板塊營銷模式,嘗試開發并推出景區深度游、體驗游、休閑游的個性化旅游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