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推薦

          每經網首頁 > 商訊推薦 > 正文

          第2期 | 穩增長,推改革——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點評

          2017-03-07 19:17:51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總體看,2017年適度調低了GDP預期目標,淡化增長壓力以便將政策重心放在結構調整和防控風險上;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貫徹落實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金融體系去杠桿、資金脫虛入實的政策導向將貫穿全年。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保險資金的重要性得到關注,同時,基礎建設、PPP項目以及資產證券化等相關領域的重點投資機會也給保險資金運用提供了新思路。

          一、經濟目標:穩中求進,重點調整結構

          淡化經濟增速目標。GDP增長目標由去年6.5%-7.0%的目標調低為“6.5%左右”,顯示了對經濟增速目標有所淡化,同時提出“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反映政府對實現6.5%以上增長的信心。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重點在于引導和穩定預期、調整結構,兼顧供給側改革及擴大總需求的雙重需要。預計2017年宏觀經濟仍將延續L型運行格局,保持新常態下的中高速發展。今年通脹目標依然保持在3%左右,與去年持平。隨著經濟動能重新集聚,當前PPI上升速度較快,存在向中下游傳導的預期,但是由于食品CPI壓力較小,全年仍以溫和通脹為主,并不會導致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收緊。突出就業優先戰略。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比去年提高了100萬人,明確了穩增長的目的是保就業、惠民生,報告指出今年的就業壓力加大,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

          表1:2017年主要經濟和政策目標

          數據來源: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太平資產整理。

          二、宏觀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財政赤字率與去年持平為3%,但赤字規模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中央及地方財政赤字均較去年有所擴大;地方專項債券規模8000億元,比2016年的4000億元提高一倍;減輕企業及涉企收費5500億元,較去年多減500億元,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范圍,將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明確提出各級政府一般性支出壓減幅度為5%,不允許增加三公經費,以擠出更多資金用于減稅降費。

          2017年財政政策仍然保持了相對積極的政策基調,但力度并未顯著增強。今年重點加強了減輕企業涉稅負擔,實際上由于營改增以來,我國減稅力度持續增強,導致財政可支配收入減少,進一步擴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的空間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也從側面表明,需要通過加大PPP投資等方式保持財政對經濟的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2017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比2016年13%的目標有所下調。在匯率政策方面,報告明確要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目標的降低,顯示2017年貨幣政策受去杠桿、美聯儲加息等影響,將繼續呈中性偏緊趨勢,全力保證金融去杠桿、防風險目標的實現。2017年初以來,央行先后上調MLF、OMO、SLF等公開市場利率,中國已經進入新貨幣政策框架下的類加息周期。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報告從“三去一降一補”的角度詳細安排了2017年深化推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2017年要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上年為4500萬噸,減少煤炭產能1.5億噸,上年為2.5億噸。與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比,去產能除了明確鋼鐵和煤炭的壓減目標之外,還提出削減煤電產能,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防范其產能過剩風險。去庫存方面則強調房地產市場的分類調控,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高庫存的去化;去杠桿將繼續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降成本則從稅收負擔和非稅負擔兩方面,詳細規劃了降低企業負擔的措施;補短板則主要集中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方面,扶貧目標及扶貧資金均有大幅提升。

          表2: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數據來源: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太平資產整理。

          四、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防范:促進金融機構突出主業、下沉重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止脫實向虛

          防風險去杠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報告認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近期,證監會、銀監會主席先后表示,“一行三會”正在協同制定資管產品的統一規范。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我們正在制定新的資管辦法,先立足于基本的標準,把它統一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各個機構,各個行業,可以提高資管產品的透明度,縮短鏈條,使得影子銀行去掉影子,減少資金隱藏在其他形式下,更加公開透明”。金融防風險、去杠桿的政策基調表明金融監管的力度仍將進一步增強,尤其是金融監管持續加強溝通協調,避免了金融套利,逐步形成全面統一的金融監管格局。

          五、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領域

          投資方面則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與2016年相比,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持平,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有所提升,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有所增加,重點項目建設落地在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方面。由于2014-2015年大量流動性剩余,政策積極引導資金脫虛向實,以及由于實際貸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出口復蘇、制造業投資回升等因素帶動,2017年企業實際融資需求將有明顯恢復。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仍以重大項目為主,同時也能夠帶動民間資本的參與,以及制造業固定資產類相關投資的增長。

          表3:2017年有效投資目標

          數據來源: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太平資產整理。

          六、保險資金運用: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

          在抓好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保險資金的重要性受到關注。同時,報告對保險資金運用提及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等發展戰略,相關投資領域,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PPP以及資產證券化等相關領域的重點投資機會給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一)基礎設施建設在穩增長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在經濟增長目標方面提到將爭取更好發展,因此6.5%可以作為經濟增長下限而非中樞,政府新一年的經濟重點仍為結構性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在穩增長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補短板方面。在補短板方面,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在增強內需方面,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從經濟增長的結構動力看,固定資產投資仍是經濟增長的重點,在房地產投資低位運行的背景下,基礎建設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速。保險資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可以繼續發揮規模大、久期長等特點,滿足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對長期資金的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二)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將在投資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中提及“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完善相關價格、稅費等優惠政策”,意味著以PPP為代表的投資模式將在投資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投資領域整體保持了較大的規模,為保險資金非標投資提供了業務發展契機。根據財政部PPP中心對外公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第5期季報披露,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國入庫PPP項目共計11260個,投資額13.5萬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61%、66%。其中,全國入庫項目已簽約落地1351個,投資額2.2萬億元,落地率31.6%。近年來,我國財政壓力不斷增加,對于一些與民生相關的領域,政府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來分擔財政支出成本。去年7月,監管拓寬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空間,增加PPP等投資模式,但是,由于保險資金投融資方式、操作模式、條件要求等因素影響,使得保險資金參與PPP項目的程度有待進一步加深。

          (三)重點降低企業杠桿率,資產證券化市場潛在空間巨大

          報告中提出的通過“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來“將企業負債降到合理水平”,給2017年的資產證券化進程帶來了良好的預期。隨著市場的參與方不斷增多,市場規則也將隨之逐步完善。在未來一段時間非國有企業“去杠桿”的大趨勢下,資產證券化必將大有可為。一些重點領域將會形成突破,資產證券化的也將加快“創新”。首先,交易場所、產品種類的創新。如保交所的成立給ABS提供了新的交易平臺。其次,基礎資產的創新。除傳統的信貸、住房抵押貸款等資產的證券化以外,證券化產品的基礎資產的范疇在慢慢擴大。第三,交易結構的創新。適應于不同基礎資產的交易結構逐漸顯現,保證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發行成本。保險機構無論是在保費端還是在資金端都可以適當加大對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參與度,強化業務創新力度,為市場提供更為豐富的具有投資價值的資產和產品,盤活存量資產,降低企業杠桿率。

          責編 余冬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 日韩v国产v欧美v |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