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3-07 09:23:26
不難發現,近期市場風格出現了切換,前期一直表現較強的滬指做出了一定修正,而中小創類股補漲跡象明顯。券商在看好中小創類股有望繼續走強,建議投資者緊跟市場變化節奏之際,普遍強調要尋找真正具有內生成長性的優質股。
近期,A股進行了一次壓力釋放,直至昨日終于重返上升趨勢,而在此期間,機構一直保持樂觀情緒,普遍看好政策暖風下的“穩中有進”行情,調研上市公司可謂火熱。《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3月份以來的4個交易日里,就有74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81次。
從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來看,有19家上市公司被1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6家上市公司被20家以上機構調研。
具體來看,3月份以來,金一文化共計接待63家機構組團調研,位居A股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大華股份,共計接待41家機構調研,而道氏技術、視源股份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則分別達36家、30家,此外,接待參與調研機構家數達到或超過10家的上市公司還有,藍海華騰(26家)、寧波華翔(24家)、漢得信息(19家)、移為通信(18家)、艾比森(17家)、泰禾集團(16家)、神州泰岳(15家)、錫業股份(14家)、漢王科技(13家)、電廣傳媒(12家)、澳洋順昌(11家)、神力股份(11家)、巨星科技(10家)、長城影視(10家)、聯化科技(10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4家被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滬深主板上市公司僅有18家,而中小創類上市公司達到56家,占比75.68%。
不難發現,近期市場風格出現了切換,前期一直表現較強的滬指做出了一定修正,而中小創類股補漲跡象明顯。券商在看好中小創類股有望繼續走強,建議投資者緊跟市場變化節奏之際,普遍強調要尋找真正具有內生成長性的優質股。
統計顯示,上述56家獲機構調研的中小創類公司中,根據2016年年報及快報披露顯示,2016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到44家,占比78.57%,其中,11家公司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幅翻倍,這11家公司分別為:漢王科技、合力泰、寧波華翔、牧原股份、科隆精化、太空板業、信維通信、藍海華騰、視源股份、*ST東晶、凱撒文化。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雖然機構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并不代表就會買入,但往往代表了機構關注的方向,因此機構調研軌跡也成為投資者追尋牛股蛛絲馬跡的重要途徑。
3月份以來,上述44只績優中小創類股中,有37只個股實現上漲,占比87.09%,信維通信(12.18%)、藍海華騰(9.24%)、視源股份(7.23%)、*ST東晶(6.87%)、世名科技(6.36%)、寧波華翔(5.35%)、勁拓股份(5.11%)、巨星科技(4.98%)、拓斯達(4.80%)、福晶科技(4.57%)、合力泰(4.30%)等11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4%,日均漲幅均在1%以上,備受市場關注。
信維通信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2016年1月份至12月份每股收益為0.5578元,凈利潤為5.35億元,同比增長141.52%。民生證券基于公司業績增長的彈性,預計公司2017年市盈率為40倍至45倍,未來12個月合理股價區間為35.60元至40.05元,維持公司“強烈推薦”評級。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