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 2017-01-24 16:14:10
小藍單車CEO李剛又做出預言:“3月底會是共享單車的決戰期。沒有融資的,連戰場都無法進入。預計2017年年中或者年末,部分品牌共享單車將會落敗。”
近日,廣州警方最新通報,偵破包括網上熱傳的“扔共享單車進珠江”視頻在內的多宗破壞共享單車案,讓外界將目光再次聚焦共享單車領域。然而,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作為過去半年最為火爆的領域之一,共享單車已堪稱“百團大戰”。那么,在2016年這個共享單車元年之后,2017年會不會是決戰之年?對此,一些共享單車企業大佬及數據分析機構分析師認為,今年這一領域將迎來首輪洗牌,明年或戰況明朗。
A 不到一周就出一個新品牌
近期,一張超20個共享單車APP“霸屏”的手機截圖,令人驚嘆這個領域玩家已如此之多。根據羊城晚報記者最新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共享單車企業至少23家(以基于“無樁和手機取車”理念為標準),它們分別是摩拜、ofo、小鳴、小藍、智享、奇奇出行、CCbike、hellobike、酷騎、1步、由你、踏踏、Funbike、悠悠、騎唄、熊貓、云、優拜、永安行、小白、快兔出行、悟空、DDBIKE。
考慮到除了摩拜、ofo等幾家,絕大多數企業的單車于去年9月之后才正式運營,因此基本可以認為,過去100多天,共享單車領域不到一星期就冒出一個新品牌!這一盛況,堪比2011年發生在團購領域的“百團大戰”。
創業企業狂歡的背后,有資本市場在撐腰。2016年相對謹慎的資本投資,卻對共享單車極為慷慨。易觀智庫的統計發現,國內共享單車領域,已有起碼十多家創業公司,共獲得近7億美元,且投資方名企薈萃、大佬云集,包括騰訊、攜程、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王興、王剛等都在其中,這在創投圈較為鮮見。其中,摩拜以6輪至少已超4億美元的融資領先,位居次席的ofo5輪融資金額近2億美元。
B 共享單車要排隊生產
共享單車有多火爆?從生產企業接單之多可見一斑——甚至已到了不是“下了訂單就能馬上生產”地步了。公開信息顯示,正為ofo生產單車的天津市飛鴿集團有限公司,手頭還排著10月和11月與悠悠單車Joybike、快兔出行的訂單未能擠出生產線來投產。
而一旦單車到位,企業就火速投入市場。近期,羊城晚報記者在夜里不時在廣州街頭看到,ofo、小鳴等品牌的單車,被一批批地運送過來。而諸多一、二線城市的街頭,停放著橙、黃、藍、白等各色共享單車,熱鬧非凡。
投放量方面,ofo和摩拜都已宣布連接單車達80萬輛,并且分別進入了33個和12個城市。而上述兩家共享單車領域最火熱的創業公司,近期都宣布已坐擁用戶超千萬。
C 今年或迎首輪“淘汰賽”
不過,這個高溫未減的領地,并非一片坦途。
一方面,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還是懸案。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此前坦言“還沒找到盈利模式”。表示“具備良好自我造血能力”的ofo,也沒有說清到底是有哪些造血能力。另一方面,即便是領先者摩拜,也在本次融資之前傳出有用戶押金被扣留的消息,使得外界曾為其資金鏈擔憂。
另一方面,則是市場規模與融資額的差距。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0.49億元,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億元。然而1億元這個市場規模,也只是摩拜單車最新融資額2.15億美元的1/15。速涂研究院分析師侯長海告訴記者:“當下的市場規模和融資額的差距,正是行業處于初級市場的表現。”
但是,殘酷的資本市場,最終不太可能給每個甚至大多數玩家機會。那么在共享單車元年之后,會否迎來的是共享單車的洗牌甚至決戰之年?
此前,ofo的投資人朱嘯虎曾在朋友圈斷言,共享單車會在90天結束戰斗。雖然這一愿景未能成真,但小藍單車CEO李剛又做出預言:“3月底會是共享單車的決戰期。沒有融資的,連戰場都無法進入。預計2017年年中或者年末,部分品牌共享單車將會落敗。”
易觀互聯網交通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師王晨曦表示:“估計2017年冬天之前,首輪洗牌會完成。一批運營經驗比較少,實力相對差的企業會被淘汰掉,剩下幾家再參與下一輪競爭”。
而侯長海的觀點則與此稍有區別:“2017年不是單車市場的決戰期,但會是行業入口的關閉期。”
事實上,回望上一輪被資本熱寵的領域——專車,會有不少啟示。一度高唱凱歌的優步中國,也沒能逃掉被合并的命運。共享單車領域誰能笑到最后,又有誰將被“拍在沙灘上”,或許很快將有答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