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2-20 10:21:45
12月19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
12月19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
《規劃》要求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包括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或掛牌融資,研究推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建立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合作對接機制。探索推進場外證券交易市場以及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建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企業發展。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總監徐光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劃》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或掛牌融資。這一方面能夠推動企業與資本零距離接觸,提高資金運轉效率,大幅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能夠有力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讓金融能夠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規劃》同時提出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完善鼓勵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人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豐富并購融資和創業投資方式。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擴大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規模,鼓勵探索開發高收益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等金融產品,穩步推進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展。鼓勵保險公司、社會保險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合法合規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推進投貸聯動試點工作。
廣州市君俠投資總經理黃劍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需要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包括通過上市、股權質押貸款等融資手段,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進而投入研發實現技術轉化,甚至實施并購,實現產業鏈整合。
黃劍飛表示,當前,一方面實體經濟無法獲得資本支持,另一方面遭遇資產荒的尷尬情況。為了引導社會資金由炒樓等重復低效的投資轉到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需要在資金投入及退出渠道進行頂層設計,激發創業投資新浪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