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李宇嘉: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 應從重建市場秩序入手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4 01:50:32

          李宇嘉

          上周末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時提出,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筆者認為,十八大以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破轉型困境的架構已建立,未來將進入改革“深化期”。就房地產而言,盡管市場化發展已有20年,但短期應急式管理較為多見,各界渴望長效機制盡快出爐,以攻克行業積弊以及對經濟金融的掣肘。

          本輪樓市調控,之所以再次啟動行政干預并在需求端加碼,市場失靈倒逼政府干預強化是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實體經濟盈利下滑,“資產配置荒”預期強烈,由于金融監管的不盡完善,旨在穩定經濟和助推轉型的寬松貨幣政策被少數人異化為“加杠桿”的資產配置盛宴。

          基于控制系統性風險的考慮,管理層不得不再次行政干預以糾偏市場失靈。但是,調控只是將部分需求和流動性暫時摁住,未來總體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人口流入不會改變,“資產配置荒”難以改觀,熱點城市樓市資產泡沫風險猶存。

          目前,市場監管上還存在“短板”,比如今年4月住建部透露,未來將落實新建商品房、二手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制度,實現網簽業務系統全覆蓋。這意味著還有一些三四線城市沒有網簽備案制度,“一房多賣”情況仍然存在。有的二線城市,盡管已建立網簽備案制度,但執行不到位。比如,有的開發商通過“假網簽”來捂盤惜售、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這些都源于網簽備案制度在監管上有疏漏。

          近期,住建部相繼公布兩批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違法違規“黑名單”,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業。這些企業主要涉嫌發布虛假廣告,惡意編造散布謠言,制造房源緊張氣氛,采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等。事實上,中介機構、開發企業以及近年來興起的自媒體中,上述違規行為普遍存在,在很多城市甚至成為見怪不怪的“潛規則”。由此,重建市場基礎秩序,已經成為監管的基本內容,也是建設長效機制的第一步。

          但是,多年來房地產市場監管更多地集中在上游開發和預售審批上,對中下游銷售端(包括二手房)及牽涉到房企、中介機構、媒體的行為監管較少。同時,近年來熱點城市樓市已進入存量時代,一線和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分別達到60%和50%,中介代理、估價、按揭等環節牽涉的行業內人群龐大,京滬深房產中介從業人員為開發企業的2倍以上。但監管重點依舊在上游開發和新房市場,二手房交易、中介機構、自媒體在很大程度上處于野蠻生長的態勢。

          隨著存量房交易占比越來越大,有限的行政資源無法應對,未來行業監管鏈條必須要重構。目前,熱點城市一個行政區的房地產管理部門,專職房地產市場管理的可能就3~5個人,但轄區內僅中介從業人員就有數千甚至更多。

          基于此,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必須要發揮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的作用。例如住建部發布“黑名單”就是行業自律的一種形式。行業自律要以“授信激勵、失信懲戒”為原則,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無人買其房、無人找其代理),倒逼市場形成誠信的威懾作用和經營習慣。

          行政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管理將是未來房地產管理的三股力量。行業公共屬性突出,管理社會化的情況下,合理配置管理資源也是監管的重要內容。因此,要建立全面準確、可得性強的數據體系。目前,樓市在杠桿率、房價收入比、住房自有率、庫存及消化周期等方面的結論差別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原因就在于數據的制約。

          此外,熱點城市土地供應不足,癥結在于工業用地盤活難度大。由于產能過剩、外需疲軟,新經濟成為轉型方向,熱點城市大片工業用地亟待盤活。但土地掌握在國企手里,若轉向住宅,規劃和用途管制的上位法橫亙在面前,要么補繳巨額土地出讓金(過去這些土地是無償劃撥的),還要自建生活配套;要么,到期后政府收回重新“招拍掛”。

          目前,為降低成本,借助創業創新政策東風,掌握土地的國企都在打造創新型產業用房、創意園區等,但一窩蜂后辦公商業就過剩了,住宅用地供應緊張沒有得到緩減。因此,盤活存量須在用途管制、利益平衡上做系統的政策設計。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片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