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4 20:09:10
就在這個周末,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發言的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又在一次會議上發表了關于“野蠻人”的重要講話,已經成為這兩天市場熱烈討論的焦點,那么這將對下周的行情帶來怎樣的影響?今日,達哥與牛博士就此展開討論。
每經編輯|柴剛
本周五,A股市場表現不太理想,滬指下跌將近30點,跌破了5日、10日線,而創業板指數更是收出一根幅度達1.76%的中陰線。經過前期周線的七連陽之后,本周滬指終于收出陰線。
而就在這個周末,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發言的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又在一次會議上發表了關于“野蠻人”的重要講話,已經成為這兩天市場熱烈討論的焦點,那么這將對下周的行情帶來怎樣的影響?今日,達哥與牛博士就此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您好,上周以來,您就開始對市場提出了謹慎的觀點,并認為大盤面臨調整。而本周,市場果然在3300點下方展開震蕩。那么,你對近期市場的調整,怎么看?
道達:首先說一下技術上的看法,此前大盤走出周線七連陽,并且突破了120周均線,應該說這是一輪比較強有力的反彈行情。而引導這一輪行情的主力資金,正是推動大盤股不斷走高的超級機構——保險資金。比如,安邦不斷舉牌中國建筑,恒大人壽不斷增持萬科等。
另外,以中國聯通為代表的國企改革題材,也表現非常強。很明顯,市場主力資金重點參與的,就是大盤藍籌股。相比之下,小盤股雖然也出現過脈沖式的反彈,但卻難成氣候。
而在本周,預料之中的休整果然襲來,周線終結了七連陽。但我始終認為,近期市場的休整,依然是給大家優化持倉結構的機會。而在技術上短期調整趨勢較為明朗之后,周末的消息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在消息面與技術面共振的作用下,我認為大盤短期調整可能還會繼續向下尋求支撐。
牛博士:你所說的消息面,就是指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講話吧?
道達:確實如此,劉士余可以說是“痛批”了一些所謂野蠻人在證券市場上的野蠻收購。明眼人心理都清楚,其實證監會主席痛批的對象,就是一些利用來路不正的錢進行杠桿收購的保險資金。
對于劉士余的講話,市場上爭議比較大,各種觀點都有。有些專家也認為,對于講話不能過分解讀,這應該只是針對一些違規的機構而已。這里,達哥也不好對此進行解讀,只是想說一下這一消息,將對行情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在近期這一波行情中,險資、舉牌、大盤藍籌是重要的推動力。但現在既然有一個行業的主管官員公開出來批評,想必后面出臺一些監管措施,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這一消息的出現,會影響到舉牌概念股背后多頭的心態。對這些多頭而言,為了避開可能出現的進一步利空政策出現,其中一些多頭肯定是要減倉的。再加上周五,大盤走勢確實也不太理想。所以,短期繼續向下尋求支撐的可能是比較大的。
牛博士:那么,你對中期行情怎么看?這是否意味著行情有可能結束?
道達:其實,不僅僅是國內的因素,歐洲的利空因素也值得關注。目前,意大利正在進行修改憲法的公投,而公投的結果,也將對意大利是否脫離歐盟起到重要影響。這一不確定性因素,不僅影響意大利自身,對于歐洲的影響,來自全球資本市場,都會產生連鎖反應。
不過,雖然市場進入調整完全是意料之中,但我認為中線行情性質并不會因此發生改變。只要大盤一直在年線上方運行,那么依然是多頭強于空頭的市場。而短期技術面和利空消息形成的共振,不會終結反彈的趨勢,這只是一個插曲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利用這波調整,繼續選股調整持倉結構。
如何選股?我認為,依然是選擇在調整中能夠守住年線的強勢股。其實,上周我們一直提示大盤短期不樂觀,也就是等待這樣的機會。而在操作上,需要做的是制定詳細的操作計劃,盡量不要踏錯節奏,影響到整體的投資布局。否則,明天市場氛圍的突然變化,就可能會對大家的炒作產生影響,從而做出不成功的交易。
對于手中的持倉品種,大家要預先有清醒的認識,哪些是準備清理掉的弱勢股,哪些是備選的強勢股,走勢到底如何,都要仔細考慮,觀察清楚。
牛博士:非常感謝達哥的精彩點評,另外,今天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的新欄目“庖丁解股”要上線了,我對此也非常期待啊!
道達:是的,今晚“庖丁解股”的第一期節目就將上線,這里也提醒已經購買的朋友準時觀看。不過,達哥也提醒一下,如果同時訪問人多,有卡頓,或者其他不足之處,請大家在“庖丁解股”的學習討論區給我們提出來,我們一定會不斷改進,越做越好。
另外,在這個學習討論區中,希望大家多交流投資心得,最好不討論與庖丁解股無關的話題,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6年12月04日
今日倉位:5成
明日倉位計劃:5成(不變)
特別說明: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