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13 01:11:48
◎張敬偉
奧巴馬政府的中國式焦慮,隨著他在白宮的日子所剩無幾而變得窘迫。
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政府周二向世貿組織(WTO)投訴,指控中國違反世貿組織2013年的裁定,繼續(xù)對從美國進口的雞肉征收高關稅,要求中國向美國雞肉開放市場,特別是在亞洲受到歡迎的雞爪,否則可能面臨美國的貿易制裁。
很有意思的是,有輿論用了相當娛樂化的解讀——既然中國人那么喜歡雞爪,何不降點關稅?國家層面的貿易戰(zhàn)與個體消費者的喜好捆綁在一起,凸顯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大貿易國糾纏不清的博弈關系。
觀察家們更看重的是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區(qū)的地緣政治博弈。雖然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看上去很熱鬧,但或許地緣經濟博弈才是奧巴馬政府的制華門道。
奧巴馬政府兩個任期完成了一個宏大的計劃,即在世界上最具貿易活力的亞太區(qū)域,規(guī)劃了一個排除中國但包含中國重要貿易伙伴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這一機制,是WTO多哈回合談判無果后,美國構筑的核心多邊自貿區(qū),被奧巴馬視為主導全球貿易規(guī)則的機制。12個參與方的TPP,經過艱難的談判,在奧巴馬任期之末畫上了句號(雖然各方立法機構批準還存變數(shù))。
中美對TPP的態(tài)度日漸理性開放,但顯然,美國在亞太地緣經濟博弈方面領先中國了。畢竟,中國主導的包括16國的RCEP(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還是談判進行時。
除了規(guī)劃新的以美國為核心的區(qū)域多邊自貿機制,美國依然利用WTO的基本規(guī)則和中國展開貿易戰(zhàn)。雞爪案不過是最新的一起。
在經濟危機周期內,美國對華貿易戰(zhàn)也鼓勵了歐盟乃至新興市場紛紛向中國發(fā)難,中國這個WTO的新成員,不得不接受來自貿易伙伴一波波的車輪貿易戰(zhàn)。其中,奧巴馬政府12次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次數(shù)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美國政府。
這還不是全部。中美地緣經濟搏殺的區(qū)間,還蔓延至全球經濟治理機構。從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到WBG(世界銀行),美國一直在阻撓中國獲得更多的投票權和話語權,逼迫中國主導成立了新的全球性金融治理機構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即亞投行)。結果是,人民幣成為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新成員,AIIB分化了西方陣營,中國勝出。
從TPP在亞太經貿陣營中孤立中國,到中國用AIIB分化西方傳統(tǒng)架構,中美地緣經濟博弈的魅影一直浮蕩。當然,中美經濟并非只有博弈,也有合作。奧巴馬政府任期內,中美BIT(投資協(xié)定談判)經過艱苦的多輪次談判,有可能在今年中國G20(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取得一定突破。
作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國,中美兩國都在利用WTO和區(qū)域貿易機制來搶奪規(guī)則制定權。貿易戰(zhàn)無可厚非,但是奧巴馬時代的12起WTO訴案,以及利用WTO規(guī)則不讓中國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博弈,亦凸顯全球經濟秩序的不公邏輯。
更糟糕的是,隨著奧巴馬時代進入末期,美國大選政治的非理性氛圍也使美國對華貿易戰(zhàn)變得不可捉摸。現(xiàn)在共和黨唯一的總統(tǒng)參選人特朗普是一位典型的反全球化者;民主黨的希拉里也習慣性地批評中國,民主黨第二位參選人桑德斯也持貿易保護主義立場。更吊詭的是,每次美國大選,驢象兩黨參選人都會拿中美貿易和人民幣匯率作為廉價靶標。2016年美國大選尤甚——因為這個超級大國有了另類和口不擇言的特朗普。
現(xiàn)在,奧巴馬或許因為要迎合美國大選的浮躁氛圍,而不得不利用任期之末發(fā)起對華貿易戰(zhàn),來獲取兩黨對其TPP的支持。
盡管如此,奧巴馬對華看上去很嚴厲的貿易戰(zhàn),并不能獲得特朗普等人或國會的認可。前者是以保守主義的立場、通過嚴厲的稅收壁壘對中國和全球市場關閉大門,后者則將TPP視為政治杯葛的手段。還記得IMF改革方案嗎,在美國國會一擱置就是數(shù)年。
無論WTO、TPP還是RCEP,核心要義都是規(guī)則體系下的自由貿易。但是美國現(xiàn)在的政治氛圍卻是反自由貿易的,而這不僅為中國帶來了麻煩,也讓奧巴馬政府鬧心。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