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3 21:50:32
日前,宜賓當地28家酒企聯合成立的“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后稱宜賓酒公司)正式掛牌,注冊資本2.45億元,公司股東集納了除五糧液之外的宜賓當地知名中小酒企。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知名白酒產區在產業整合上動作頻頻,繼瀘州成立原酒基金后,宜賓市28家酒企抱團發展。
日前,宜賓當地28家酒企聯合成立的“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后稱宜賓酒公司)正式掛牌,注冊資本2.45億元,公司股東集納了除五糧液之外的宜賓當地知名中小酒企。
未來,宜賓酒公司將運作“宜賓酒”品牌,統一銷售、統一宣傳、統一開拓市場。
昨日(12月13日),宜賓酒協副秘書長何鳳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新公司將完全公司化運作,“未來已有了初步方向,但還要研究和推出方案。”
將運作“宜賓酒”品牌
宜賓酒公司由敘府酒業、華夏酒業、君子酒等宜賓市內28家白酒企業認購股份、抱團組建,這被視為宜賓酒企在多年探索中找到的一個發展新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今年初開始籌建的宜賓酒公司,注冊成立于12月10日。公司首任董事長為宜賓知名酒企敘府酒業董事長陳澤軍,其它股東系當地眾多知名中小酒企。
宜賓酒公司將運作“宜賓酒”統一品牌。“這基于‘宜賓酒’地理標志和證明商標的獲得,把這個品牌用好,把宜賓酒企的資源整合好,是這個公司籌建的目的。”宜賓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軍近日對宜賓當地媒體表示,公司將創立獨立的“宜賓酒”品牌,集合28家酒類企業的優勢推出系列產品,統一銷售、統一宣傳、統一開拓市場。
“出于整合資源的需要,宜賓于2010年底成功申報了‘宜賓酒’地理標志,新公司將運作這一品牌。”何鳳安表示。在他看來,企業抱團成立宜賓酒公司,因為當前亦是產業整合的較好契機。
在抱團發展的背后,宜賓也希望借此解決原酒外銷的問題。此輪白酒行業以來,四川、貴州等白酒知名產區的原酒外銷遇阻,缺乏自身品牌的中小酒企大多面臨這一問題。
“當然會與原酒有關,宜賓正推進企業由原來以原酒銷售為主向品牌瓶裝酒銷售為主的轉變。”何鳳安說。
地方頻推酒業整合
“公司化運作。”對于宜賓酒公司未來具體運作,何鳳安坦言,公司剛剛成立,未來具體運作模式、管理架構等還要研究,“有了一些初步方向和想法,具體看以后的方案。”
實際上,對于酒業整合,瀘州、貴州仁懷等其他名酒產區也紛紛有了動作,謀產業突圍。
11月底,瀘州還聯合興業銀行、四川發展發起成立了總規模30.15億元的四川發展純糧原酒股權投資基金。
“未來順利運作,將解決酒類企業融資缺錢的問題,更大的作用是能推動原酒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一位瀘州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同時,瀘州亦推動當地企業發起成立投資公司,來做白酒產業整合。
針對原酒銷售難題,自去年3月底開始,仁懷發布“醬香酒產業發展戰略”,開始大力推廣“仁懷醬香酒”品牌,并由政府專門成立公司,進行商業化運作。
地方“救市”白酒,企業有著怎樣的希望?有仁懷中小酒企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現在,需要對外擴大宣傳,真正加大產區品牌的推廣。”
仁懷酒企黔酒股份董事長張方利曾向記者指出,他希望政府的救市除了在整體品牌上加大宣傳,還要幫助規模企業解決融資困難,以及其他的遺留問題,幫助企業渡過當前難關。
“需要更多請進來、走出去。我們這些企業,需要資源嫁接、好的引導,如果自己來做一些事情專業度不夠,可以從外面引入大的投資進來做營銷、塑造品牌,我們專業負責生產。”張方利坦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