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11 00:38:38
與去年12月所作的預測相比,報告將2015年全年GDP增速的基準預測略微下調0.1個百分點至7.0%,CPI漲幅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至1.4%,對經常項目順差與GDP比例的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2.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6月9日,央行網站發布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人的報告《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年中更新)》(以下簡稱報告),對去年12月發表的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進行更新。
與去年12月所作的預測相比,報告將2015年全年GDP增速的基準預測略微下調0.1個百分點至7.0%,CPI漲幅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至1.4%,對經常項目順差與GDP比例的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2.9%。
“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速低于預期,但受穩增長政策的時滯效應、房地產市場企穩以及世界經濟復蘇等因素影響,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環比增速將略高于上半年。”馬駿等認為。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目前經濟增長較為疲弱的形勢下,雖然此前已出臺較多的寬松政策,但是實際利率仍然較高,貨幣政策還有放松空間。
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速高于上半年
馬駿等人對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最新預測為12.6%,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最新預測為10.7%,均比原預測略有下降。出口增速預測從原先的6.9%下調至2.5%;進口增速預測則由5.1%大幅下調至-4.2%。同時,馬駿等人將2015年CPI漲幅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至1.4%;2015年PPI同比降幅預測由0.4%調整為4.2%。
報告認為,導致做出調整的影響因素很多,從對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來看,主要是來自于三個方面,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減速快于預期;部分行業出現銀行惜貸企業慎貸現象。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40667億元,同比增長7%,比去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2.0%,增速比1~3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下半年環比GDP增速會比上半年略有回升:已經出臺的穩增長措施在經過一段時滯后將發揮積極作用;國際經濟形勢將有利于支持我國出口回升;我國房地產價格從4月份開始止跌回升,3~4月份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速降幅開始收窄。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的經濟增長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而此前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在今年下半年應該會有所顯現,綜合來看,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速應該會比上半年要好,但是他強調,盡管下半年會有所增長,但是由于潛在增長率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可能有非常大幅度的反彈。
報告表示,2015年的最新基準預測仍然面臨著若干上行和下行風險,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國外經濟增速能否達到預期、國內新開工項目能否為銀行創造足夠的有效需求、房地產投資增速能否企穩等。
貨幣政策調整仍有空間
報告提到,在調整預測的時候,也考慮了財政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央行去年11月以來的降準和降息等有助于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因素。
趙慶明認為,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盡管名義利率已經非常低了,但是真實利率還是非常高,目前的狀況還是有必要降息,而且財政政策也應該發力。
澳新銀行中國區經濟師周浩表示,未來貨幣政策還是會保持寬松的態勢。他認為,盡管降準之后,目前市場利率已經下降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仍然高企,企業的利潤也持續下降。由于中國的金融系統以銀行為主導,這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也使得貨幣政策放松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限。而如果資本流出的狀況得不到扭轉的話,預計未來央行將再降準100個基點,并再降息至少25個基點。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此前點評5月份CPI數據時也表示,通脹雖然有所企穩,但整體依然維持偏弱格局。疲弱的經濟增長需要寬松貨幣政策來托底,而通脹偏弱也給貨幣政策放松留出了較大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