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5-15 17:07:14
每經編輯 張威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貴陽
在息差逐漸收窄的背景下,銀行業也開始發力繳費等中間業務。
5月15日,中國光大銀行攜手新華網在貴陽聯合發布了《2015中國便民產業繳費產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我國繳費充值產業體量巨大,年繳費充值金額達到2.75萬億元,占2014年全國GDP總量的4.32%。其中,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類繳費有10種以上。
數據顯示,目前使用互聯網方式進行繳費的年度總體金額已達1.18萬億元,占據年度總體繳費充值金額的42.91%。其中,華東地區年度便民繳費充值金額遙遙領先,達到0.86萬億元,同時網絡繳費金額與線下繳費金額基本相當。一、二線城市網絡繳費金額逐漸超過線下。
本次調查顯示,手機話費已經成為民眾的首要繳費業務,中國年度繳費金額已達0.88萬億元,其次是電費,達到0.55萬億元,同時,隨著互聯網進程加快,固話和有線電視等逐漸被其他產品替代,目前年度繳費金額在0.1萬億元左右;交通罰款在各項繳費業務中年度總體繳費金額最少,為0.08萬億元。
據本次調查顯示,中國每年繳納手機話費的用戶超過8億元,有超過6億人是通過網絡繳費方式繳納手機話費,而公交卡充值的繳費人群規模,僅次于手機話費,未來將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同時,各類繳費方式中,線上繳費占比達39.85%(其中PC端27.38%,移動端8.33%),線下繳費占比達60.15%,其中物理網點繳費仍占據半壁江山(41.29%)。
本期調研也充分顯示,年輕的學生一族,相對其他人群更加偏愛網絡繳費方式,網絡繳費人群占比達43.00%,而其他人群均在40%以下。
在發布會現場,中國光大銀行與貴州省政府簽署了《公共繳費與大數據產業合作協議》。屆時,光大銀行云繳費大數據應用研發中心將落戶貴州,并以打造普惠金融智慧城市為目標,向貴州大數據應用企業進行開放。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銀行業過去常年依靠凈息差發展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在改變,需要發展中間業務,而繳費結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中間業務。
楊再平認為,目前互聯網+金融,銀行的零繳費平臺為幾億人實現幾萬億的交易量,這就是互聯網+概念在繳費結算上很好的應用。同時,繳費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市場需求,也實現了普惠金融、綠色金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