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4 01:20: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多數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其中由于資本市場投資回暖帶來的代銷收入增勢尤其迅猛。以招行為例,其一季度代理基金收入18.89億元,同比增長250.8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與股份行、城商行的手續費增長勢頭形成對比的是,中行、工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一季度卻出現了同比下降,但其非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招行代理基金收入暴增
建行在一季報中表示,“代銷基金、代理保險實現較快增長;傳統優勢業務房改金融保持穩健增長;理財產品、信用卡等產品亦表現良好”。其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39.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3%。
更為典型的是招行,該行一季度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達156.33億元,同比上升49.23%,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30.81%,同比上升5.18個百分點。招行在季報中表示,“2015年1~3月,國內資本市場日漸活躍,本公司繼續大力拓展財富管理、代理基金等業務,帶動了非利息凈收入的較快增長。”
2015年1~3月,招行累計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61.58億元,同比增幅28.40%,非利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33.40%,同比提升1.07個百分點。其中,實現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64.11億元,同口徑下比2014年1~3月增長82.60%,其中:受托理財收入25.17億元,同比增長55.75%;代理基金收入18.98億元,同比增長250.83%;代理信托計劃收入10.49億元,同比增長51.81%。《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平安銀行的業績同樣受益于投行、托管、理財、結算等業務的快速發展,其一季度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53.87億元,同比增幅67.98%。
股份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
結合上市銀行2014年年報和2015年一季報來看,非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達到30%以上者僅有招行、民生、中國銀行三家。而從非息收入增幅來看,股份行的表現優于大行。
中信銀行一季度非利息凈收入89.39億元,同比增長16.64%,非利息凈收入占比27.09%,同比提升1.37個百分點;民生銀行則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23.52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35.37%,同比提高3.34個百分點。而興業銀行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同比增長4.16%;南京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1.7億元,較上年的同期的41.7億元增長96%;北京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0.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7.32億元增長17%。
值得注意的是,中行一季度的非利息收入為404.40億元,同比減少31.31億元,下降7.19%。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33.30%,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43.55億元,同比減少46.15億元,下降15.93%。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工行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372.10億元,同比下降1.25%。
雖然同樣面臨銀監會出臺的“價格新規”,但由于主要客戶群體不同,各家銀行受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
比如,農行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69.78億元,同比增長0.34%;而截至2014年末,其非息收入在營收占比還不到20%,同比下降了1.22個百分點。據其高管層在年報業績發布會上的解釋,這主要是由于價格新規施行后,農業銀行結算的客戶量比較大,對價格比較敏感,以及對小微、三農有一系列減收措施導致的。
在央行非對稱降息以及利率市場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銀行對利息收入的依賴被迫改變,息差空間受到擠壓,提升中間業務收入,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升盈利能力或是每一家商業銀行面臨的新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