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21 19:11:15
4月21日,華僑城公布一季報,多項指標告負。業績數據走弱,除了因一季度銷售放緩外,還與其經營策略轉變有關。華僑城同時發布公告稱,籌備多日的定增已獲國資委批復。一系列跡象顯示,華僑城的新業務正在提速。
每經編輯 白亞靜
每經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4月21日,華僑城(000069,SZ)公布一季報,多項指標告負。業績數據走弱,除了因一季度銷售放緩外,還與其經營策略轉變有關。華僑城同時發布公告稱,籌備多日的定增已獲國資委批復。一系列跡象顯示,華僑城的新業務正在提速。
營收凈利俱降
2015年第一季度,華僑城交出的財務數據并不好看。營業收入41億元,同比下降27.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億元,同比下降22.51%。除此之外,與去年同期相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等,均呈不同程度下滑。
4月21日,記者致電華僑城,但未得到回復。
目前,旅游行業和地產行業為華僑城貢獻的營收已不相上下(在2014年報中,分別為151億元、149億元)。對于橫跨地產與旅游的華僑城而言,營收下降和樓市一季度的低迷狀態不無關系。很多房企在今年第一季度都有類似的財務表現,這和2014年的拿地規模縮減或者開工節奏放緩有關。
不過,若將華僑城放入旅游板塊,這種下降卻顯得尤為刺眼。可以對比的是,宋城演藝(300144,SZ)業績預告顯示,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80%~100%。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認為,華僑城在經歷經營策略的轉變,所以同比值出現下滑符合預期。
在時下很熱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里,麥魯小城也出現其中。除此之外,華僑城還推出了《極力道》表演。與以往“旅游+地產”所不同的是,這些項目都是華僑城在文化產業里的布局。
嚴躍進稱,轉型和改制的成本會比較大,尤其在搭乘央企混改的列車后,如何加快轉型是一個關鍵。此時需要加大對新產業的投資力度,所以可以看到類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因為包括籌資和投資在內的活動相對力度大。
文化產業提供現金流?
雖然多項指標告負,但是4月21日華僑城發布公告稱,籌備多日的定增已獲國資委批復,只待股東大會通過和證監會核準后即可實施。
在嚴躍進看來,寶能系的進入,除了為華僑城擴充資金,還能因民營資本的身份,在經營決策以及新項目選擇方面提供更多便捷。
他同時認為,定增在某種程度上說明華僑城也在進行反思,即對于競爭優勢如何提升的思考,通過股權多元化的模式,改變過去央企決策權迂腐的模式。
以深圳東部華僑城項目為例,從華僑城2011年上市至今,該項目的凈利潤一直為負。華僑城在投資者活動中表示,原因是該項目地處山林峽谷,原基礎設施不完善,前期的投資較大,回收期相對較長,而且項目的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較小。
當樓市下行后,華僑城重新審視戰略,提出“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城鎮化”。與此前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增加文化產業業務,在“輕”上做文章。
目前,華僑城的演藝業務有兩種,傳統的演藝是園區旅游的一部分,免費觀看,不會獨立核算。《極力道》是新的演藝業務,更接近宋城演藝的模式,即免費游園、收費觀演。去年,該表演在免費進入的歡樂海岸首演,門票480元。在華僑城看來,是一次實現穩定收益的嘗試。
此前,在地產黃金年代,華僑城董事長劉平春曾表示,如果下降或停止地產業務,只是大量投入旅游項目,并不明智,會致短期發展效率消失、成長性缺乏。
不過,在新一輪戰略中,華僑城提得更多的是推進麥魯小城(年內達到10家)、《極力道》、做O2O電商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