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5-04-12 11:26:12
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銀行等凈投放中期基礎貨幣3700億元,MLF期末余額為1014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均為3.5%。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向銀行等凈投放中期基礎貨幣3700億元,MLF期末余額為10145億元,期限均為3個月,利率均為3.5%。
記者從央行貨幣政策司了解到,此舉是為了促進經濟平穩增長,保證基礎貨幣供給。MLF利率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增長。在提供MLF的同時,央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
MLF為央行去年9月份創設,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采取質押方式發放,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央行在創設MLF時解釋說,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平穩適度,支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央行需要根據流動性需求的期限、主體和用途不斷豐富和完善工具組合,以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同日央行還公布了一季度常備借貸便利(SLF)開展情況。央行于2013年初創設SLF,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今年初央行在前期10省(市)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推廣分支行SLF,以進一步加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今年一季度央行累計開展SLF3347億元,期末SLF余額為1700億元。央行根據貨幣政策調控需要適時調整利率水平,探索SLF利率發揮貨幣市場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
央行宣布,從今年4月份開始,按月公布上月MLF和SLF操作信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