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3 09:31:00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私人銀行客戶海外投資及海外移民需求日益增強,私人銀行應該抓住此機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目前,國內有一些私人銀行就讓我很受干擾,主要原因是銀行工作人員本身并不具有服務心態,太過表面、生硬地推銷產品和服務,令人感覺不專業……”依文企業集團董事長夏華在訪談中這樣評論國內私人銀行服務。而她的個人財富約為20億元人民幣,排在《2014年胡潤百富榜》第1156名。
自2006年花旗銀行在我國推出私人銀行業務以來,中資銀行也積極跟進成立私人銀行部門。但近10年來,從這些私人銀行客戶的口中仍能直觀的看到國內私人銀行業務面臨的困境。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私人銀行客戶海外投資及海外移民需求日益增強,私人銀行應該抓住此機遇。
產品服務種類單一
昨日(4月2日),民生銀行與“胡潤百富”聯合發布了《中國超高凈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報告中,一同接受民生銀行私人銀行訪談的還有宗慶后、劉益謙等人。從訪談中可見,不少超高凈值人士都與境外金融機構有著多年的合作,對于成熟的私人銀行服務非常熟悉。“因此,(他們)對國內私人銀行服務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是極具價值且一針見血的。”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相關人士表示。
比如,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益謙就認為,國內私人銀行起步較晚,各銀行推出產品服務的周期非常快,種類繁多。這容易導致客戶由于對各銀行所推出業務和功能不甚了解,從而到同時擁有多家銀行的銀行卡,這很容易對客戶造成不良影響。
“和國外發展成熟的同業相比,國內私人銀行多以產品為驅動,產業和服務種類較為單一,組織架構模式尚未定型。”前述民生銀行私人銀行部門人士指出,如何有效融合境外私人銀行先進實踐經驗,持續優化私人銀行發展模式,以更專業、創新的理念迎接中國私人銀行“2.0時代”的到來,成為境內金融機構亟待攻克的戰略要沖之一。
實際上,我國的監管部門也在推進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近一年來,銀監會就曾多次強調要“推進信用卡、理財、私人銀行等業務,推行條線事業部制”。
海外投資需求強烈
據預測,中國超高凈值人群有17000人,總計資產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產規模18.2億元人民幣。
上述報告還顯示,超過八成的超高凈值人群有海外投資的需求,而目前有半數已在進行海外投資。海外投資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風險評估和了解當地法律稅收政策,二者分別占49%和47%;而銀行和社交平臺成為獲取海外投資信息的首選渠道,二者分別占29%。
前述民生銀行私人銀行相關人士認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私人銀行客戶海外投資及海外移民需求日益增強。外資銀行已推出在岸客戶離岸金融業務,以滿足客戶的此類需求。私人銀行應該抓住此機遇,借助境內外子公司或辦事機構,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為有海外投資或移民需求的客戶配置精通外匯、投資、法律等方面的專家,給客戶提供全球資產配置服務。
據此前各大行發布的2014年年報,工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已形成覆蓋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網絡;建行在澳大利亞等地陸續設立海外私人銀行,可為客戶提供全球化服務;中行已成功開拓東南亞、歐洲、中東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離岸客戶群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