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01:13: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在上周舉行的亞洲博鰲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目前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融資支持,經貿合作也將形成大量的貨幣流轉。同時也是人民幣進一步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的重要力量。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和中國對外經濟交往不斷深化,將會衍生出更廣范圍的人民幣跨境使用,無疑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
第四次投資熱潮將起
就在博鰲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根據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对妇芭c行動》的發布不僅標志著中國以“一帶一路”為主要旋律的外交戰略將開啟新篇章,也標志著中國以“一帶一路”為契機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重構正式登臺。
專家及學者指出,今年我國有望迎來第四次投資浪潮的大變局元年。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進入落實階段,投資低迷的趨勢可能出現逆轉,中國經濟的第四次投資熱潮可能即將拉開序幕。“根據公開信息,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考慮到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一般為2~4年,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4000億元左右。”管清友表示。
因此,資金融通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融資支持,經貿合作也將形成大量的貨幣流轉。
宋清輝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和中國對外經濟交往不斷深化,將會衍生出更廣范圍的人民幣跨境使用,無疑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推動力。
人民幣結算比例將再提高
沿著“一帶一路”,人民幣也早已提前布子。
2012年6月,實現了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堅戈交易的國際貿易結算;2013年國家開發銀行新疆分行向哈薩克斯坦企業發放人民幣貸款3.5億元;2013年8月,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中國首個“境內關外”離岸人民幣創新金融業務試點區。
去年7月,我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共同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同年10月又倡導發起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前不久正式宣告成立的首期規模1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
不難發現,當前周邊國家對于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正在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在區域內取得突破。
雖然目前中國對外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已近10%,但這一比例仍較低。未來還有望繼續提高,擴展到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和投資貨幣,進而才能夠作為國際儲備貨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