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3 16:28:1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部分創業者,聽聽他們對今年兩會的期待,俗話說“高手在民間”,這些草根創業者們又有哪些政策建言?
每經編輯 實習生馮彪 每經記者周程程 發自北京
實習生馮彪 每經記者周程程 發自北京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國迎來了兩會的召開。去年以來,政府支持鼓勵創業的政策頻出,總理多次走進創業者的車間工廠為他們加油鼓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部分創業者,聽聽他們對今年兩會的期待,俗話說“高手在民間”,這些草根創業者們又有哪些政策建言?
政策的生命在于執行。政府對小微創業型企業的扶持政策很多,但經常是普通創業者難以企及。“政策是有的,但是不好弄,對于真的創業者本來就是坎,有的政策反而被有關系有錢的人用掉。很多政策通道復雜,手續繁瑣,有一些真正需要創業者根本找不到門道,”創業者小安對記者說,言語中不乏抱怨。甚至有位創業者坦言,他創業五年來,從未得到過政策扶持。
“很多人知道創業扶持政策,但是很少人知道政策具體內容。有的時候對政策了解不全面,忙活了很久才發現企業不符合該政策的條件。”某創業者認為政府應該大力宣傳政府創業扶持政策,詳細告知政策要求,避免創業者白忙活一場。
創業扶持還應考慮不同行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政策。例如華夏誠邦網絡科技的劉曉斌就認為“互聯網企業創業前三年很難有收入,所以期待國家全部免稅。”他也提及免商用地址注冊要求很重要,創業初期根本沒有資金租辦公場所,如果能夠直接注冊家里是最符合普通創業者的實際需求的。
具體政策之外,政府還應改善目前的創業環境。開財寶創始人魏先生認為應該給創造更寬松的創業環境,讓創業者敢想敢干才能迸發創新思維。開放更多壟斷領域機會給民營企業,使民營企業有更公平的進入機會。
還有多位創業者提及保護專利技術的問題。現在新產品很容易被復制抄襲,只有切實保護專利,才能為企業創新提供動力。魏先生認為不僅應該保護產品專利,對于創新的商業模式也應納入專利保護的范圍。
人民的需求就應是代表或委員們的責任,事實上,創業者們的期待在今年兩會的提案中已有回應。九三學社中央《關于設立國家專項經費和基金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提案》、致公黨中央《關于完善“銀擔合作”模式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提案》、民建中央《關于標本兼治切實緩解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提案》直面中小創新企業融資難這個老大難問題。民盟中央、臺盟中央和致公黨的提案則重點關注大學生、臺灣青年和留學歸國人員的創業環境問題。
上下互動,政聲通暢,共筑一個創新的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