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李毅中:政策要助力生物質能源盡快工業化和商業化

          每經網 2015-02-12 16:01:59

          在李毅中看來,生物發酵制沼氣、生物質液體、廢油回收制成品油是生物質產業發展的三個主要方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今日(2月12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凱迪電力(000939)承辦的“2015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在武漢召開。來自多個國家的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精英就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就“生物質氣、液體燃料,廢油的回收制成品油”等問題進行了重點介紹。李毅中表示,生物質能源必須抓緊實現工業化和商業化。

          資料顯示,我國林業、農業、生產的廢氣一年有12億噸,其中秸稈就有7億噸。家禽和養殖業有機物的排放33億噸,這個量很驚人,但是這些資源大部分沒有被利用,反而造成了大氣和水源的污染。

          比如說每年在田間里燒秸稈有1.5億噸,如何合理的利用資源,變廢為寶,值得研究。

          在李毅中看來,生物發酵制沼氣、生物質液體、廢油回收制成品油是生物質產業發展的三個主要方向。

          在生物發酵制沼氣方面,首先是生物發酵制沼氣要提高水平,要支持發展生物工業沼氣。

          李毅中指出,據調研,我國的農村小沼氣多年發展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并且有一定的普及面。但是工業沼氣沒有形成規模產業,整體的技術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現有工業沼氣主要分別使用農村秸稈、家禽的糞便,還有用城市的垃圾、污水、污泥、工業、有機廢物等作為原料。目前在河北、北京、上海、天津、廣西已經有示范工廠,有的開的還不錯。他們產生的工業沼氣主要是用于民用燃燒,有的凈化以后可以做汽車的燃燒。

          不過,從海外的情況看,工業上用的更多一些。

          在德國,由于缺少天然氣資源,所以德國大力發展工業生物沼氣,形成了天然氣的多元供給,2012年德國已經有8000多家工廠生產工業沼氣,年產106億立方米的沼氣。

          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研究院調研發現,在德國政府免稅補貼政策支持下,德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生物工業沼氣發展最迅速、最成功的國家。據調研德國生產沼氣的工廠,最大的規模是一個廠一天產20萬方沼氣,如果按300天算,一年就是6000萬方的沼氣,至少可以供30萬人一年的用量,而且是用德國的標準。如果節省一點可能可以供給的人更多。他們的技術裝備,產品質量,技術經濟指標,運營狀況等等,已經證明這個產業是成熟的,在政策的支持下,經濟上也是可行的。對照德國的經驗,針對我國發展生物工業沼氣的現狀和差距,石油大學專家們提出了四條建議:

          一、建議國家能源局牽頭和有關部門參與,包括農業部的參與,盡快制定工業沼氣前補邊后補的政策,現在國家有政策,對于生產沼氣有補貼,前補就是補生產沼氣的設備,這就造成了利益方去分享國家的補貼,把設備拿出來,設備安裝以后到底運轉的怎樣,生產了多少氣那就不知道了。所以實際情況是重建設輕生產,據說建成的沼氣廠的開工率不到一半。如果變成后補,就是這個錢補貼生產沼氣,生產出一方沼氣是補多少錢,這樣就用到點子上了,而且提出補貼的運行應該變成專項的基金,建立第三方認證的機構,據說大概一年有20億,錢也不算少,但是效果不是太好。

          二、是建議開發沼氣的服務平臺,目前石油大學在各部位的支持下,已經在昌平建立了服務平臺,為發展工業沼氣提供了技術開發,診斷服務和人才培訓。

          三、是抓好正在建設或者是擬建的一些示范工程,比如河北省利用世行貸款1億美金,加上地方的財力,正在省內籌建10個大型工業沼氣工程。

          四、是相關部門制定并且實施生物天然氣的規劃,專家估算經過努力,到2030年全國的生物天然氣有可能達到1000億立方米。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數據,是專家測算的,還沒有形成規劃。1000億立方米的概念就是,2030年全國對天然氣需求的1/5,如果能出現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在生物質液體方面,主要的任務是需要支持工業化、商業化。

          李毅中指出,我國用成年玉米做原料制乙醇的示范工廠,十多年前,朱镕基總理和談論這個問題時指出,在吉林、河南、安徽已經有示范工廠,國家給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在高油價下是可行的。近幾年正在向非糧作物原料轉化,不用陳化糧,而且深度加工,不但生產乙醇,還有很多高附加值的化工品。工業乙醇用一定的比例,開始是10%,20%添加到汽油里,可以滿足車用汽油的需要,但是可能發動機還要做一些改造。

          美國能源署統計,美國汽油的消費量,從1998年峰值到2013年,這15年汽油的用量是下降的,而不是說汽車少了,而是全面的使用乙醇汽油,這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天然氣代替汽油。巴西高產甘蔗,專門對他們甘蔗制乙醇做了研究,占全國車用燃料的一半以上。

          這些國家已經都有了成熟的經驗,而在國內,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經過八年的研發努力也已經建成了非糧生物制造液體燃料萬噸級的示范項目。經過調研,這個項目以農林業植物廢棄物為原料,轉化為高清潔的成品油,能源轉化率的數字都比較先進,每生產1噸成品油消耗干材3噸多,因為原料是綠色的,所以它的產品里的硫、氮和重金屬就很少,因為不是以礦物質為原料,是以生物質為原料。

          李毅中認為,凱迪的生物質油技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生物質在常壓高溫下固定床生物質等離子氣化爐;二是精餾;三是用鈷作為催化劑。其中第一部生物質常壓固定床等離子體氣化是創新核心技術。

          在產品結構上,這兩年凱迪在產品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在2014年初,生產出合格的高清潔柴油,當時指標顯示,性質相當于歐V現在最先進的柴油。最近他們通過了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了行車實驗,證明是可行的。通過實驗,汽車動力性能、尾氣排放都已經通過了,并且達到了要求。

          在廢油回收制成品油方面,主要的任務是不但要堵更要梳。

          李毅中指出,多年來地溝油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餐廚廢氣廢油客觀存在,實事求是講也是一種資源,但是把它廢棄淪為地溝油不僅是浪費,而且是污染水源土壤。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地溝油的數量越來越大,據統計我國食用油的消費量,全國一年在3000萬噸以上,這個數字很大,能夠收集到形成規模,并且具有利用價值的所謂的廢油至少在200萬噸以上。

          實際上,地溝油遠遠大于上述數字,不法分子和無良業主利用地下作坊,采用簡單的處理又使地溝油回到了餐桌,這樣的油你看油的顏色是看不出來的,理化指標也測不出來,但是它其中包含了沒有被檢測,或者檢測不出來的有害成分,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從中牟取暴利,受到了社會的譴責,法律的制裁,但是仍然是屢禁不止。

          堵住地溝油的惡性循環,還要有疏的辦法,回收、再制,成為社會工業原料,但是不能再回到餐桌上,這在技術上是成熟的,可以達到工業用的標準。關鍵是地溝油的收集和加工,或者是產品的流向控制不住,所以要立法立規建立機制,專項整治。

          現在地溝油工業化的進度,據統計2013年地溝油回收達到了50萬噸,這個數字還是可觀的。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要制定標準,設定門檻,認定資質,另外,產品的銷售商,既要加強監管,又要給予疏通和支持。所以要有堵的辦法及也要有疏的辦法。

          比如,生物航煤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生物航煤是新開發的,國際上在07年開始研制,2011年ASKM定了產品標準。它的優勢不僅在于它的原料可以種植,可以再生,而且產品清潔高效,從全壽命周期來看,碳排放是少的。中石化在2012年初,在杭州石化廠用棕櫚油生產出15噸合格的航煤,先后通過了中國民航局組織的臺架試驗,以及客機的技術飛行,2014年通過民航組織的試航審定,獲得了生物航煤產品生物生產的應用和許可,中石化正在和空中客車,波音,渦輪發動機等公司合作開展產品的運營工作。

          生物質航煤生產過程從機理上講,核心技術是加氫去氧,異構化變直鏈烷烴為低冰點異構烷烴,原料要求較高,地溝油含大量水和渣質,尚不適應。前一類生物原料油要種植相應的油料作物或者是植物,當然有增水的問題,所以種植油料作物要全面的規劃。利用餐飲廢油,必須嚴格廢油的收集回用,所以下一步的工作,不僅要在這方面做調研,分類收集,保證原料的品質,而且在生產環節還要加強原料里的預處理等各方面的改進工作。

          至于經濟可行性的問題,隨著國際油價的回落,這個問題更加的突出,具體數字,現在的航煤大概是3800元/噸,現在汽油是7200元/噸,柴油6000元/噸。

          目前波音公司與中國商飛聯合開發的同類商業技術,已經在杭州民營企業落地,已經進行了一個小嘗試,建議相關部門和政府,通盤考慮生物航煤的發展,給予支持。

          最后,李毅中對發展生物質能源提出了幾點建議。

          李毅中指出,在2014年6月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這個規劃中提到發展生物質能,發展新一代非糧燃料乙醇生物做了一些表述,總的看對發展生物質能源筆墨不多。但是“要像重視風能、太陽能一樣高度重視,合理布局,發揮生物質能源應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特殊的作用。”

          李毅中給出的建議是,第一有關方面要盡快做出規劃,既要有中長期規劃,又要在“十三五”就要開局起步,針對豐富多樣的生物原料,要合理分配布局,可以發電,可以代煤,可以造氣,可以生油,要分類使用,物盡其用,能用盡用,這一點要做規劃。

          二是針對不同途徑技術路線,希望國家能夠分層次組織科技攻關,掌握它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家科技開發基金應該予以支持,不排除引進美國、德國的先進技術,開展國際合作,以成熟的技術、工業化、商業化組織和制定產品標準。

          三是無論哪一種生產方式和利用途徑,看起來都有一個經濟可行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調查研究,應有財稅政策支持,使這些新產業在成長期中能夠生存發展,特別是一開始,它的產品產量很少,成本遠遠大于現在的市場價格,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給予支持,讓他能夠活下來生存發展。

          四是生物質能無論造氣、生油都有原料何處來的難題,現有的秸稈、廢棄物的收集,由于比重小,體重大,種類多,分布散的特點,所以收集運輸很困難,除了企業自己努力以外,還需要在政策上,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給予支持。如果要發展種植業,則帶來土地、水源等問題,更需要政府統一安排。

          五是生物質能源的產品形態,一是氣體,一是液體,一開始數量不多,有的還可能與現有的燃料混兌,有的要進入現有的儲運系統,因為這個氣體、液體的運輸和固體運輸不一樣,要進入現有的儲運系統,管道系統,銷售系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日韩一区二区二区久久 | 亚洲精品97久久宅男 |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