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魯抗醫藥“排污門”背后:公司環保板塊盈利最好

          2014-12-28 23:16: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彭斐 山東濟寧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彭斐 山東濟寧攝影報道

          12月25日,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抗醫藥)被央視曝出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抗生素的濃度超自然水體萬倍。

          魯抗醫藥(600789,SH)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12月26日凌晨兩點起,山東省環保廳、環保部派員已連夜抵達,并就事件展開調查。

          據記者了解,在調查結果未公布之前,包括魯抗醫藥污水處理的委托方魯抗中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和環保公司)在內,生產運營并未受影響。

          濟寧市環保局相關人士表示,環保部門每季度都會對公司定期監測,而從污水處理能力上講,魯抗醫藥被視為標桿性企業。魯抗醫藥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在魯抗醫藥的四大業務板塊中,傳統藥物的三大板塊并不見起色,環保板塊實為盈利最好的一個。

          在當地一位醫藥界人士看來,即便“排污門”是個誤會,但魯抗醫藥在經營上,過于受限于老國企體制,如管理機制、產品結構仍無改變,明年的盈利也只能等待奇跡發生。

          公司運營未受影響

          在12月26日下午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當面交流中,魯抗醫藥人資黨群部負責人田建軍表示,一切結果將以環保部、(山東)省環保廳的調查為依據,相關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將適時對外發布。

          此前,記者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針對12月25日報道,環保廳已緊急組織人員,趕赴魯抗醫藥所在的山東濟寧市展開調查。田建軍告訴記者,環保廳派員到達,已是12月26日凌晨兩點多,而環保部人員則于26日上午到達。

          魯抗醫藥是否存在排污數據造假行為還有待調查,但周邊居民飽受其怪味之擾,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李樓村與魯抗醫藥僅一墻之隔,12月27日下午,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談時,一位李姓村民不時用手遮擋對面藥廠散發的怪味。“最怕的就是刮南風,一刮風,全村都是這種怪味。”

          怪味的來源,正是魯抗醫藥的污水處理設施。一位魯抗醫藥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出現在央視報道中的,正是與李樓村只有一墻之隔的污水處理廠。濟寧市環保局人士則透露,魯抗醫藥確實有一個排水口,但并不是排放到運河中,而是處理后與城市污水管網對接,排至污水處理廠進行再處理。

          在12月25日晚間,魯抗醫藥通過上證所公告披露,魯抗醫藥的污水處理,已委托給參股公司中和環保公司。對此,田建軍向記者表示,魯抗醫藥并不負責中和環保公司管理,但作為股東,公司將督促其認真做好自查,確保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此外,魯抗醫藥一位基層管理人士向記者證實,車間生產目前照舊開工,但因臨近元旦假期,有員工分批次調休,車間開工率有所變化。

          12月27日下午,記者曾到中和環保公司辦公區域探訪。數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中和環保公司本身運營并未受到影響。

          未有抗生素類監測

          濟寧市環保局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濟寧市醫藥行業)環保角度看,魯抗醫藥的治污能力應屬本地企業中最強的。

          事實上,在業務構成上,中和環保公司四個污水處理廠主要承接魯抗醫藥股份公司、明治醫藥公司、魯抗立科公司及魯抗生物制造公司各生產車間制藥廢水。

          中投顧問的相關分析稱,魯抗醫藥以中和環保公司為平臺,對環保資源進行整合,并把環保產業培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位魯抗醫藥基層管理人士則告訴記者,除處理場內污水外,平時還有車輛將污水拉到魯抗處理,并以此獲取盈利。

          不過,在一位曾在魯抗醫藥供職的人士看來,“因為治理費用為生活污水治理的十幾、二十幾倍,不排除有違規處理外來污水的可能。”

          “魯抗醫藥早已不再生產四環素、土霉素。”魯抗醫藥參股公司魯抗立科一位人士表示,因附加值低,當地也少有相關企業生產。

          濟寧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在環保部門的監測中,主要涉及COD、氨氮等指標,目前并未有抗生素類監測。

          一份關于中和環保公司的資料顯示,在公司污水處理基本情況一欄中,經過處理后出水COD指標低于200mg/l,氨氮指標低于5mg/l,低于排入高新區污水廠的接納指標。但關于抗生素項目的監測,該資料并未有顯示。

          此外,從業務構成上,接納外來的高濃度廢水,被作為一個重要的盈利點。一份內部資料顯示:魯抗接收外來污水占到整個處理中心污水量1/3左右。

          公司全年難扭虧

          記者獲悉,在2005年7月成立之初,中和環保公司為魯抗醫藥全資子公司。2008年,魯抗集團將1.5億元的環保資產整合委托給中和環保公司運營管理。在2009年升級為公司四大業務板塊之一后,中和環保公司及其環保業務,也曾救魯抗醫藥于危難之中。

          2012年8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執行,魯抗醫藥業績遭受重創,凈利潤同比暴跌近1000%,全年虧損過億元。此后,魯抗醫藥的傳統醫藥板塊在2013年業績并未有明顯好轉,但環保板塊股權的出讓,卻扭轉了魯抗醫藥當年的頹勢。

          魯抗醫藥2013年報顯示,公司2013年8月29日召開了七屆九次董事會,同意以公開競價方式轉讓公司所持有的山東魯抗中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這次股權轉讓,為魯抗醫藥帶來了4000萬元左右的投資收益。此后,當地財政向魯抗醫藥注資7100萬元,公司2013年凈利潤成功扭虧為盈,解除了被ST的風險。

          進入2014年以后,受抗生素行業近年來因政策壓制、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主營頭孢類抗生素的魯抗醫藥近年來業績表現極為低迷。魯抗醫藥2014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17.56億元,但凈利潤卻再次陷入虧損,虧損額為7873萬元。

          魯抗醫藥一位管理層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目前狀況來看,魯抗醫藥四季度扭虧基本無望,全年業績將出現虧損。

          在田建軍看來,作為一家老牌國有企業,魯抗醫藥在股權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需要注入新鮮活力。當地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以魯抗醫藥的經營來看,過于受限于老國企體制,如管理機制、產品更新上仍無改變,明年的盈利恐怕只能等待奇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 亚洲Av一在线观看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