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8-20 10:14:03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實習記者 施娜
近日,溫州全面實施授信總額綜合管理機制,根據銀行對企業的授信情況,確定1家銀行作為授信主辦行,牽頭組織各授信銀行,測算、核定銀行對企業的授信總額及企業的對外擔保總額,明確"小微型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3家(含),大中型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5家(含),集團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8家(含)"的"358"授信要求。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防止企業過度授信、多頭授信是有益的,"企業的授信額度由一家主辦行統一管理,銀行給予合理授信,同時對銀行控制金融風險是有必要的"。
事實上,該機制早在2013年便開始了試點工作。溫州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國第一個實行"企業授信總額聯合管理機制"的試點地區。當時,26家在溫州的銀行業分支機構共同簽署了《溫州市銀行業防控多頭授信過度授信自律公約》,明確"小微型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3家(含),大中型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5家(含),集團企業授信銀行不超過8家(含)"的"358"授信要求。參與試點的企業共60家。據悉,執行半年多以來,60家試點企業的授信總額減少了6億元。
而此次全面實施的企業范圍為授信總額或擬授信總額在1億元以上(含)且授信銀行在2家(含)以上的企業,如果企業只有1家授信銀行的,該銀行自然擔任主辦行,一年后可根據上年末企業融資總額(敞口口徑)最大來確定主辦行。
溫州當地某城商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358"授信要求,明確了銀行對企業授信總額的運行規則,將在根本上改變銀行過度授信、企業過度融資的局面,就長遠而言將對溫州金融系統有機更新和健康發展將帶來積極影響。
"以往由于每家銀行經營封閉性,會對企業扎堆營銷業務,而這一管理辦法出臺后,企業的授信總額、授信銀行數量各家銀行都會有數,融資杠桿過高了,每家銀行在貸款前自然會打個問號。"他說。
這是否會加劇銀行競爭,大型銀行將壓縮中小銀行的生存空間?郭田勇稱,其實主辦行也沒有多大的好處,好的企業可能主辦行會獨自授信,不讓小的銀行授信,監管部門應該加以約束、協調,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如果監管到位的話,主辦行不會將此作為排擠對手的工具。
而上述城商行工作人員則坦言,銀行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倒逼銀行要加強服務和業務轉型。一是倒逼銀行提升服務質量,提供更加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才能獲得優質企業青睞;二是倒逼銀行轉型,挖掘小微業務藍海,這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將帶來積極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