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6-26 17:21:59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今日(6月26日),“匯付-西財中國小微企業指數”在北京發布,這是國內首個小微企業指數。其相關調查數據顯示,42%小微企放棄銀行貸款,且借款金額在5萬元以下,近八成的小微企業基本會選擇從民間借貸借款。
“發布這個指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小微企業基礎數據的缺失,這樣可以讓小微企業更了解自己傳統,未來能夠為金融行業和新興金融行業共同服務,更好地促進社會共同服務小微企業。”匯付天下總裁周曄在會上指出。
談及如何解決小微企業面臨的貸款困境,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分析指出,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更加集中關注規模化企業,而小微企業,個體戶這類信貸需求,應該交給民間借貸包括新興的互聯網形態等金融公司,進行市場化分割,讓銀行和民間借貸各司其職。同時,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還可推小微企業專用信用卡。
42%小微企業放棄銀行貸款
根據上述“指數”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有銀行信貸需求的小微企業中,能獲得貸款的比例僅為46.2%,還有42.2%的小微企業并未向銀行申請貸款,大部分的小微企業在銀行的“高門檻”面前望而卻步。
“小微企業被銀行拒絕的原因,主要包括:與信貸員不熟、沒有人做擔保、沒有抵押品,分別占29.7%,27.7%和20.6%。而大量的小微企業壓根就不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主要是因為估計不會被批準,認為申請過程麻煩及不知道如何申請貸款等。”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余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頁指出。
與上述情形相對應的是,民間借貸渠道對銀行渠道起著“小額替代,大額補充”的作用。當借款金額在5萬元以下時,近八成的小微企業會選擇從民間借貸或者從親戚朋友處借款。其中,小微企業無息民間借款的平均額度為7.4萬元,有一半多是在5萬元以下。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后李鳳分析指出,小微企業借債時,隨著借債資金規模的擴大,它們從民間無息借款的比例逐漸降低,從而轉向銀行貸款渠道。一方面是因為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和擴張的需求,另一方面,則很可能是經營不善,資金缺口較大,而這種情況對于銀行資金的依賴性也就越強。當銀行貸款沒法全部滿足其資金需求時,這些小微企業也會將借款之手伸向有息民間借貸,這時候,民間借貸就起到了補充的作用。
銀行和民間借貸市場應分隔互補
“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更加并且集中關注規模化企業,這些企業擁有更詳細的、更規范的財務報表和背景資料,對于大中型規模化的企業,他們擁有更強悍的風控系統。但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個體工商戶來說,銀行很難判斷其經營風險和還款能力,部分小微企業也會由于信貸資料不夠而被銀行拒之門外,銀行信貸可得性非常低。
而小微企業、個體戶這類信貸需求,就應該交給民間借貸包括新興的互聯網形態等金融公司。他們建立在互聯網信息基礎上的創新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挖掘這些小微信貸需求,也更加重視。當然,把這部分借貸需求交給民間市場,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監督,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把這些納入政府的監管和擔保范疇之中。”李鳳指出。
她還進一步指出,當下,新興金融對于傳統的金融行業沖擊之勢越來越大,銀行家們憂心忡忡,擔心這些新的金融形式搶占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實際上,無論是從服務的對象,還是從資金規模來說,銀行借貸市場和民間借貸市場之間是可以做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和諧發展。
此外,李鳳還指出,除了民間借貸,信用卡已經成為一部分小微企業短期小額資金周轉的常用工具。如果能夠在小微企業中進一步普及信用卡,并有針對性地增加信用卡授信額度,那么,信用卡將成為小微企業小額融資的首選。比如,推出小微企業專屬信用卡,授信額度在10萬元以下,基本就可以覆蓋近六成的需求。而且這種模式在美國已經成為個人及小微企業小額貸款的常用和主要的方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