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6-26 17:17:34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早在去年10月底,包括天津等城市在內,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臺將正式接入第三批18個城市,也就意味著在全國35座城市市民提供公交卡互通服務。
不過,全國一卡通推行的背后卻隱藏著兩個部委之間的"明爭暗斗",住建部卻跟交通部"打得不可開交",兩部委對于交通一卡通的主導權之爭時至今日也一直未能平息。
這場爭執的起因就是今年4月份,交通部也推出了一卡通標準和密鑰。并稱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公交卡互聯互通,此舉不僅打亂了住建部"一卡通全國"的計劃,也讓國內的這一領域愈發顯得撲朔迷離。
兩部委爭奪主導權
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毫無疑問是一項便民之舉,不過細說這背后的歷史,卻暗藏著兩個部委對主導權的爭奪。
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35個城市實現了一卡通互聯互通,聯網城市市民可持本地公交IC卡在其他聯網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及進行其他消費,并享受當地刷卡的優惠政策。
上述平臺的主導部門是住建部,可就在今年,交通部突然宣布要推出新的體系,用自己的標準實現全國城市的互聯互通。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統一的標準體系和安全密鑰系統是異地公交IC卡互通的前提,而在我國,卻存在兩套安全密鑰系統。
就這樣,兩個不同部委同時推出兩套系統,而究竟誰是城市一卡通的主導單位,兩者之間也爭得不可開交。
早在2008年,住建部就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2011年,住建部正式啟動全國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并組建聯盟。
運營到目前,已經實現上海、天津、沈陽等35個城市的互通,每日互通交易3.42萬筆。在全國440多個擁有IC系統的城市中,依照住建部制定標準的共有160多個,發卡量達4.2億張,覆蓋了5.9億的城市人口。
不過,隨后城市一卡通的發展卻并不順利。隨著城市交通這一部分職能劃歸交通部管理,交通部在2013年對公交行業進行管理也啟用了卡片形式,開始推行自己的密鑰體系。
今年2月份,交通部又推出了體系的試行版,對以前的密鑰體系進行改革,稱將逐步在全國推行。
4月17日,交通部宣布,預計2016年底,全國大中型城市初步實現公交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如今,交通部也推出了一卡通標準和密鑰,并稱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公交卡互聯互通,這一舉動不可避免的打亂了住建部的"一卡通全國"的計劃,也引發了兩家對于主導權的爭奪。
地方城市左右為難
兩套不同系統的推行可難為了各個一卡通使用城市,由于是兩套不同的安全密鑰系統,所以目前只能兩者選擇其一。
目前,按住建部標準進行建設并申請使用統一密鑰安全體系的城市已有160多個。已經有天津、沈陽等35個城市加入住建部主導的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平臺,實現城市市民可以異地刷卡乘坐公共交通消費。
可以說住建部在這一系統的推廣上先行一步,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介紹,"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大平臺"自2008年開始籌備,2012年7月,上海等首批8個城市加入,2013年4月南昌等9個城市加入。
據了解,目前,全國現在90%以上的省會城市用的是住建部的密鑰體系,因為它發行得很早,所以大多都用住建部的標準。
不過,仍有部分城市還沒能進入這個體系,其中就包括北京。
住建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申緋斐表示,目前從標準和技術層面,北京已經具備了加入互聯互通的條件,但是因為北京的發卡量比較大,涉及的應用領域比較多,如果要實現互聯互通,還需要在多個部門和行業間協調,才能實現無障礙刷卡。
去年10月份,河南駐馬店市成為住建部第三批互通公交卡城市中的一員。駐馬店公交公司IC卡中心副主任鄧復星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駐馬店用的是住建部的標準,當時交通部還沒有推出一卡通,可如果交通部強制推行,估計就要更換。
北京交通大學城市交通研究所邵春福認為,城市公共交通這一職能總是左右搖擺,開始是在交通運輸部,后來又挪到住建部,十七大以后又從住建部返回到交通運輸部,所以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管轄權的更改成為這兩個部委爭斗的根源,目前兩大部委對這一問題仍處在焦灼狀態,沒有定論,而面對兩部委出臺不同標準體系,地方城市在一卡通建設方面也開始左右為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