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3-28 17:36:35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首次透露,目前,有望在公安部設立一個專門的藥品偵查局。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正在向“集團化”發展的藥品制假售假產業,引發兩部委的高度關注。
3月2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公安部聯合召開的“食品藥品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這兩部委將推動食品藥品監管領域的立法工作,致力于建立“最嚴格的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
更重要的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首次透露,目前,有望在公安部設立一個專門的藥品偵查局。
“去年國務院已制定相關文件,主要是為了加強打擊食藥犯罪的力量。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有關部門正在協調。這項工作正在運轉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加強打擊食藥犯罪的力量,這項工作有望很快有一個結果。”華敬鋒進一步透露。
但是,當記者在發布會后追問上述機構設立的推動時間進度,利益協調以及人員編制配備等細節問題時,華敬鋒并未給出明確答案。
催生上述機構“胎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食品藥品犯罪正在出現一些“新情況”。
所謂的“新情況”,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當天提供的信息,目前,藥品長鏈條跨區域案件明顯增多,從原料的生產銷售到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劣藥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各個環節,由作坊式生產向跨區域化、集團化、規模化生產發展,發現查證成本高企。
而且,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進行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呈上升勢頭,尤其是隨著物流行業等的發達,網上銷售假劣食品藥品犯罪明顯增多。
針對根治難度日趨加大的食藥犯罪行為,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表示將“出重拳、下猛藥”,將對食品藥品違法實施最嚴厲的懲處措施,并進一步完善銜接機制。
記者還獲悉,目前,公安部正在部署開展“打擊食品藥品犯罪深化年”活動,國家部委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各地偵破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4.3萬余起,偵破的藥品涉假內容包括抗癌類藥物“易瑞沙”、人血紅蛋白、人用狂犬疫苗以及云南白藥創可貼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