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投資就是評估未來

          2013-09-16 01:04:05

          每經編輯 宋昆    

          業績與估值,幾乎是投資工作的核心。預測一個時刻變動的企業未來業績,本就是很難的事情;在此基礎之上,通過PE、PB、DCF等估值方法去測算企業市值,更是難上加難。

          展開來說,對于半年、一年后的企業業績,尚可以通過細致的調研、緊密的跟蹤,來獲得一個不至于太過離譜的判斷區間。然而估值方法,實在有點鏡花水月的味道。兩者結合起來,要作出相對精準的企業市值預測,難度之大可以想象。

          然而面對這一艱巨的任務,每個投資者必須有自己的應對策略,并付諸實踐。最后在一次一次的反思與總結中,進一步地修正自己的策略。就筆者粗淺的理解而言,投資就是捕捉、評估未來。具體到每一個投資對象時,應該更多地關注市值空間以及可實現性,對應的判斷要素是行業空間、企業家素質。如果投資人可以從過去、當前的種種跡象中描繪出一個尚處于 “嬰幼期”或者“青少年期”的企業未來藍圖,那么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投資都將變得更加簡單和確定。我們閱讀過去的報表、現在的報表,分析各種各樣的定期報告和公司事件,都只是為了動態地印證、修正這個核心邏輯。

          在這個邏輯下,業績與估值是相對統一的。市場給予的估值,就是對于市值空間以及可實現性的打分;而當期以及近期的業績,則僅僅是對于這個核心邏輯的印證。

          舉個例子,假如十幾年前我們看好互聯網應用、看好馬云,那么就有可能描繪出“嬰兒期”阿里巴巴的未來樣子。現實中,孫正義也這么做了,其獲得的回報何止百倍?所以如果從投資產業、投資企業家的角度入手,抓住關鍵點去評估未來,投資過程也許就會相對輕松且更有成效。

          (宋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V欧美 | 色午夜aⅴ男人的天堂久久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另类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