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5-10 11:37:32
中國出口數據不僅是全球出口疲弱數據中的亮色,也與中國其他宏觀數據形成了較大的反差。然而,中國出口貿易遠沒有這些數據那么亮麗。
中國出口企業
必須建立新的競爭優勢
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全球貨幣和貿易環境,中國必須擠出出口貿易的虛增成分,而應把眼睛盯在如何調整結構上,出口企業必須建立成本優勢之外的新競爭優勢,不斷開拓高價值領域。按照世貿組織的統計,201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位居全球第二,僅比美國少156億元人民幣。進出口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穩出口”也是金融危機以來外貿政策的核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貨幣和匯率政策。
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中國出口已經很難用價格競爭換取市場優勢,因而貨幣貶值能夠換取的貿易利益會很有限,單純依靠低成本優勢建立起來的國家比較優勢已難以為繼。中國制造業必須建立成本領先之外的競爭力,向價值鏈的上游攀升。需要使成本上升的壓力成為一種有效的倒逼機制,下大力氣向那些技術水平較高、規模報酬遞增特征明顯、產業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大幅度提高對前沿性、戰略性、原創性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投資,鼓勵跨區域的合并重組,推動企業盡快實現結構升級,以便在更高層次、更大規模和全球范圍內參與競爭。(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