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3-14 10:16:37
昨日,上證指數又微跌0.99%,已經是五連陰,股指跌至2300點下方。銀行、地產、煤炭、有色等周期股已完全沒有了去年底以來那波反彈行情中的神采。不過,節能環保、食品安全、醫療保健這些板塊因為成為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在兩會初期表現可謂“神勇”,但進入兩會下半場,這些板塊也開始下跌。進入后兩會時代以后,A股市場的投資邏輯,將發生很大的改變。
兩會之前,市場普遍預期代表和委員們會熱議節能環保、空氣凈化、醫療保健、農業現代化、國防軍工等話題,從題材概念或者事件驅動的角度來說,這些板塊的確成了兩會前期A股市場的熱點,比如創業環保、蒙草抗旱(300355)、津膜科技(300334)、桑德環境(000826)等,加上兩會期間北京霧霾天氣頻頻,這更是助推了節能環保股的上漲。但兩會進入下半場后,公眾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度暫時會有所下降,而主力資金也很可能趁高位賣掉節能環保股。從估值水平來說,節能環保股在經過一波炒作之后,也面臨估值壓力釋放的需求。其他板塊,如醫療保健、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和節能環保股的投資邏輯也頗為類似。所不同的是,兩會熱議的這些話題,會成為日后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順著政府的施政綱領,未來哪些行業會重點受政策驅動和政策刺激,投資人不妨按圖索驥,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
目前隨著節能環保、醫療保健等與民生相關的板塊的調整,一旦估值泡沫釋放,恰好給投資人提供了低位進入的機會。只是,投資人需要在此期間精選個股,做好中長期投資的打算,包括等待成長股的估值泡沫釋放之后,那些有可能由小變大的公司,都是投資人的投資標的,比如符合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寬帶中國、智慧城市、電子消費品等。
在經濟上行的周期里,一些企業會呈現幾何級的發展,比如曾經的蘇寧電器(002024),就是成長股的典型范例。但在未來中國經濟的下行或調整周期中,選擇成長股對于投資人來說難度更大,畢竟經濟會經歷一個痛苦的轉型過程,一些行業和上市公司會逐漸邊緣化,到底哪些行業和企業能成長起來,比起經濟上行周期來說,選擇的難度更大。因此,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中,投資人也許更應該進行價值投資,精選質地優良的個股,同時運用逆向投資的方法,當這些個股遭到錯殺時,就是逢低進入的時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