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01:21: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全球性的經濟下行仍在加深,一直處于高增長狀態的中國經濟也放緩了腳步。全球及中國經濟的低迷直接影響了那些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中國商學院。然而,優秀的商學院往往能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找準方向,適時培養出引領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人才。
7月,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主樓,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教授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談話從“經濟危機下的商學院”這一背景開始。
把握經濟變化脈搏培養人才
“全球經濟低迷的同時,中國宏觀經濟也面臨拐點,從原有的低成本勞動密集型向更高附加值的產業形態轉型升級,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社會人才需求的結構性變化。盡管全球經濟形勢不好,但我們要看到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跨國并購和跨文化管理的需求在逐步興起。”在吳曉波眼中,全球經濟 “危中有機”,“商學院要不斷反省和改進教育培養大綱,讓學生更好地適合社會需要。”
吳曉波對中國崛起過程中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深有體會。在他看來,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處在變局中,能否把握變化的脈搏,做好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關鍵。如果只是抱怨形勢不好,而沒有看到變局中的機遇,只能承受相應的苦果。
“我們經常會遇到企業家來問,吳老師,你們這里有沒有做企業并購的人才,如果有,我們立馬高薪聘請。”作為學院的帶頭人,吳曉波認為,當下中國經濟結構正在轉變,兼并與收購、創新創業、移動商務、金融創新、創意服務業等成為重要的主題。“并購涉及大量的整合知識,若商學院還是按原有模式,很難培養出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所以,商學院要不斷創新,改造和提升教育項目。”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球化和轉型升級的時代。中國的領袖企業正快速成長,我相信能與高盛、GE、蘋果、谷歌、豐田等一流國際企業相媲美的中國企業會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崛起。”吳曉波坦言,“我們正面臨一個新的周期,經濟體制改革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頭,而企業家是這場改革的中堅和先鋒。我相信,企業家的崛起特別是民營企業家的崛起,是中國經濟的未來。”
創新創業教育愈發受重視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創新創業管理的研究與人才培養成為熱點,全球各頂級商學院積極開展了創業管理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2009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攜手美國百森商學院和法國里昂商學院聯合啟動了 “全球創業管理碩士生國際項目(GEP)”。開展3年來,該項目的學生每年70人左右(三校各招20余人),來自18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分別在法國、中國、美國學習和生活4個月,深入接觸當地企業,體驗全新的全球化人才培養模式。
吳曉波介紹,“目前全球的管理教育,正從基于傳統工業經濟的范式轉向基于知識經濟的新范式。對商學院而言,下一輪培養的是全球化的知識工作者,他們需要更多的創意,打破原有的功能性邊界。如果中國的商學院能抓住這一新變化,改變和提升已有的管理教育模式,那么將有可能奠定在國際教育與管理界的新地位。”
吳曉波告訴記者,關于范式轉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柯達。它原是膠片相機時代的領袖,后在范式轉變下,雖然首推了數碼相機,但最后還是被數碼顛覆了。“雖然哈佛、斯隆、沃頓等美國商學院在新的領域做了很多嘗試,但是在下一輪發展中,他們能否繼續領先還不一定。”
在吳曉波眼里,“范式的變化會帶來后浪超前浪的可能,這對后發展起來的院校,尤其是與新興經濟同時崛起的院校,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吳曉波指出,眼下中國商學院國際化程度遠遠落后于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度,導致培養的人才落后于中國企業的需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還是在體制內運行(除中歐、長江外),這樣的體制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
“要改變現狀,必須要有切實行動。比如中國的商學院應當迅速和國際上的組織及商學院對接,進行學習交流。當然在學習和追趕過程中,并不是一味去模仿人家,或者是簡單接受人家給我們定制的規定和要求,而是融入自己的創新。”
應景開設奢侈品管理項目
針對全球化的高級管理人才需求的興起,在前期GEP項目的基礎上,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提出了GXP模式,即在教育項目中推廣GEP的模式到其他的專項教育中去。該模式有四大支柱:全球化設計、全球化組織、全球化運作、全球化發展。基于這樣的戰略思維,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又陸續推出了GLP(全球領導力項目)、GMP(全球制造與運作管理)、GIMP(全球創新管理)、GLMP(全球奢侈品管理)等MBA和EMBA教育項目。
在談及浙大管理學院的特色課程時,不得不提到“奢侈品管理國際MBA”項目。這個高端研修平臺,正是為打造奢侈品的“中國創造”與“中國制造”而準備的。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大國,但國內奢侈品管理層人員主要還是外籍人士空降;而且,中國奢侈品的消費規律、消費者行為等與國外不一樣;此外,中國還缺少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如何幫助中國的本土企業打造奢侈品和本土管理人員,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話題。
2012年2月24日,浙江大學與法國里昂商學院簽署了協議,合作開設奢侈品管理國際MBA項目,課程設置重點關注培養奢侈品管理人才。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享受生活的模式和形態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針對這樣的變化和需求,我們設置了這樣的專業和項目,這是一個與中國人的生活品質同步提升的項目。”吳曉波說。
據了解,長達2年的奢侈品學歷教育除了管理類基礎課程外,還要學習奢侈品設計、宣傳推廣、市場分析和營銷等課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分別在中國和法國里昂完成課程,并且該項目每學年會安排學員進入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企業實習,從而深度了解品牌和市場運作。
學院排名不是目標
作為民營經濟傳奇的見證者與推動者,吳曉波 “相信來自競爭的繁榮”。他說,“其實我并不在乎我們的學院排名。我更在乎的是我們的辦學特色有沒有被社會所認可,這是關鍵。我希望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在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模式上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并且被中國市場所認可,被國際社會所認可,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當被問及什么是當前最累的事時,他坦言:“最大的壓力來自和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管理體制的改變,就好比20年、30年前國有企業改制一樣,這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也是結構性改變的問題,會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
采訪的尾聲,吳曉波為記者勾勒了一幅理想的中國商學院未來藍圖:“如果中國經濟沿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發展,商學院的未來就是光明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商學院將成為培養管理精英群體的搖籃。”
吳曉波認為,目前中國的管理智慧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總結和提升,也沒有上升為科學體系,這需要大家合力完成,讓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體系被世界所接受、同時也能運用于其他國家的企業,讓更多人發現中國的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