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10-16 17:28:20
雖然昨日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回落的走勢。但由于周三、周四成交量的放大等因素,意味著新增資金漸漸涌入,昭示著四季度行情不宜過分悲觀。因此,各路資金開始尋找高成長股。新聯電子、福星曉程、東軟載波等用電信息采集板塊由于行業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而有望獲得新增資金的關注,中短線機會較為樂觀。
智能電網建設的關鍵
“十二五”是智能電網的重要建設期。隨著重點環節技術創新和實踐的完成、技術標準的完善,智能電網投資呈現出加速跡象。智能電網的構建貫穿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各環節,涵蓋通信信息平臺的建設。其中,智能用電是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堅實基礎。建設智能用電符合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居民用電質量提高的需求,是加快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的重要措施。由于,智能用電初期相關建設技術門檻較低、技術風險較低、生產配套企業較多、社會反對聲校較小等原因,是發展最快的智能環節之一。
而智能用電環節的核心關鍵組成部分則是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主要包括主站、通信信道、現場終端等三層物理層組成。目前的用電數據采集的計量點,仍以包括大型專變用戶、中小型專變用戶、三相一般工商業用戶、單相一般工商業用戶、居民用戶和公用配電等 6 類計量點為主。隨著智能電網建設逐步完善,用電數據采集的計量點將擴大到電廠上網計量點、分布式能源計量點、充放電與儲能接入計量點等。
由此可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是智能用電服務環節的技術基礎。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電網公司可以實現對電力用戶的用電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和實時監控。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是為落實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制度提供必要手段,可以為階梯電價及后續其它電價政策提供支持,為節能減排工作及能源建設提供用電數據,并滿足社會在經濟發展后對用電質量的要求。
步入爆發式增長周期
正因為如此,國家電網規劃,2010年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率達到15%,2014年底達到100%,在“十二五”期間對直供直管區域內所有用戶實現“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而從行業分析師研究報告的資料可知,2010年各省基本完成15%的覆蓋要求,而230M專網建設受上半年六部委《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制定的影響進度推遲。預計2011年將彌補2010年缺口,230M專網增速有望超預期。
與國家電網相比,南方電網和農村電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普及時間短,覆蓋率低,容量合計約是國網的50%。目前南方電網正積極制定各項標準,農網劃歸國家電網直屬后也將加大用電側改造力度。更何況,2010年11月,國家發改委、電監會、能源局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該辦法的出臺意味著國家電網公司“全覆蓋、全采集”的要求將推廣到全國電網,從而打開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市場容量空間。據此,行業分析師預計未來4到5年專網終端年均需求22.5萬臺,公網終端年均需求90萬臺。
由此可見,未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市場容量有望迅速膨脹。據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國網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投資不足70億元,到了“十二五”將升至532億元。在全套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終端電表的招標建設進度是最快的,2010年實際完成量超過年初計劃30%,如此的數據以及相信息就意味著用電信息采集產業將步入到高成長的周期,從而打開了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的高成長空間。
低吸快速成長個股
不過,用電信息采統的子行業中,智能電表行業雖然也面臨著下游需求爆發式增長的投資契機,但由于智能電表行業是完全競爭,因此,盈利能力與成長前景一般。但智能電網的相關配套產品,尤其是智能電芯片等產品技術門檻高,盈利能力強,所以,類似于東軟載波、福星曉程等個股可跟蹤。
與此同時,通訊終端市場憑借技術和定制化需求等壁壘維持穩定盈利,整體建設進度略滯后于電表,2011年、2012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因此,新聯電子等個股有望成為投資智能電網用電環節最佳標的。根據行業分析師的研究資料可推測,公司2011年、2012年的業績預測有望達到0.75元、1.02元,目前動態市盈率不足25倍、18倍,所以,估值低企可跟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