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臺州限購傳遞“從嚴”信號 金九銀十或泡湯

          2011-08-30 01:49:36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8月25日,浙江臺州市發布的一紙文件,很可能再次開啟全國性的樓市限購大潮。

              與多數限購城市類似,臺州發布的這份《關于進一步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將外地人的購房門檻設置為  “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但在這份看似平淡無奇的限購令中,業內人士卻嗅出一絲異樣的政策信息:首次啟動二、三線城市限購的臺州并不完全符合住建部此前劃定的“五項標準”。這或許意味著,政策嚴厲程度不減,樓市限購更是不會放松。

          臺州限購出乎市場預料

              臺州市將啟動限購的時間定在今年9月1日。根據新浪樂居的統計,在8月25日和8月26日,臺州商品房日成交量曾達到100套以上,但到了27日,上述成交量已下調至9套,昨日(8月28日)的日成交量也僅為49套。不過,上述成交量的銳減是否是由限購令直接導致還有待觀察。

              與大多數限購城市相比,臺州市的限購政策被認為是中規中矩,并無突破之處。但北京中原地產發布的報告卻認為,臺州成為首個啟動“限購令”的二、三線城市“出乎所有人預料”。

              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若按照住建部此前劃定的5項限購標準來衡量,臺州“均不屬于突出城市”。

              住建部此前曾劃定限購城市的“五項標準”: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處于房價漲幅前列的城市;省內所有城市今年6月住宅價格比去年底漲幅較高的二、三線城市;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幅較高的城市;外地人購房比例較高的城市;群眾對當地房價反應強烈、認為調控政策執行不力或不到位的城市。

              據了解,納入國家統計局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中,臺州并不在列,因而難以通過官方房價指數來衡量。但在成交量和價格方面,根據臺州房地產管理處的數據,今年5~7月,臺州市分別簽約新房住宅2200套、2163套、2038套,成交量穩定。其中,今年6月臺州住宅樣本均價9949元/平方米,相比去年12月的9761元/平方米漲幅約2%。

              張大偉指出,臺州的購房群體以本地人為主,成交量一直維持在2000套左右,成交均價也在萬元以下,在全國二、三線城市中并不突出。

          政策從嚴新信號?

              樓市運行循規蹈矩的臺州卻成為全國第一個啟動限購的二、三線城市,這一事實被很多專家理解為樓市調控力度不減,限購政策將從嚴推進。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住建部此前曾劃定部分限購城市,但由于中央與地方分歧較大,改由地方政府自行公布。

              對于限購城市的確定,業界有不同觀點。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結果將使得新限購城市很難超過20個;但張大偉卻認為,新限購城市將超過40個,以房價漲幅較大、外地購房比例較高、一線城市周邊的二、三線城市為主。

              據統計,當前我國出臺限購政策的城市共有42個,除35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以外,還包括三亞、蘇州、無錫、溫州、金華、佛山、臺州等7個城市。但隨著首個二、三線限購城市的出爐,多數專家認為,若以臺州為標準,新納入限購的城市數量必將不在少數。

              另據記者獨家獲悉,住建部對地方政府提出一個不成文的要求:各地需上報至少兩個限購城市名單。若這些城市全部納入限購,最新的限購城市或將超過50個。

          房價調整時機來臨

              針對限購范圍擴大有可能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國泰君安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隨著開發商庫存的積壓和資金壓力增大,將使房價調整趨勢更加確定。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表示,先前出臺的房地產調控的疊加效應已逐漸顯現,隨著限購政策的出臺,不少城市在“金九銀十”期間的成交量將受到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實施“限購令”的39個城市7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05%,其余31個未限購城市則上漲0.14%。其中,限購最嚴厲的4個一線城市上月房價全部停漲。以北京為例,截至8月28日,全市商品住宅庫存達到14.66萬套,連續數月維持在14萬套以上的高位。最近3個月來,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也連續出現下調,通州區的個別項目已出現明顯的降價。

              另一個頗受認同的觀點是,限購范圍的擴大將對購房者的心理帶來較大影響,從而可能使樓市陷入一段時期的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窗口到來前,一些地區開始出現搶購。其中,從8月中下旬開始,北京周邊的燕郊、廊坊等地就迎來了大量的看房者,最近十多天的成交量較以往大幅增加。

          (每經記者楊羚強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新聞

          新一輪“限購令”千億民間資本或受壓

          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以“去投資化”為目的的“限購令”擴軍,或將使民間資本大規模退出住宅市場。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和高和投資機構近日聯合發布《我國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認為,來勢洶洶的樓市調控,將使房地產投資告別“炒房時代”,其中將伴隨著大量民間資本退出住宅市場的過程。

              有數據顯示,當前樓市的投資投機需求中,民間資本所占的規模至少在千億以上。

              高和投資董事長蘇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5年前投資一二線城市的住宅,年投資回報率通常都能達到15%;調控之后,如今的年回報率不足5%。其主要原因在于沒有了投資杠桿,又提高了稅收。

              事實上,在臺州出臺二、三線城市首個“限購令”之前,與之毗鄰、民間資本雄厚的溫州樓市已經出現頹勢。有數據顯示,今年1~7月,溫州共有30宗土地遭遇流拍,流拍土地總面積共計730901.6平方米,居全國之首。近期,溫州樓市又出現拋售現象。

              蘇鑫表示,隨著調控的持續深入,樓市限購范圍的擴大,除溫州外,山西、陜北、鄂爾多斯等地的民間資本也將出現從住宅市場撤資的局面。這部分資金的其中一個流向,是以基金、信托的形式,再次進入房地產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 |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 | 久久久久中文伊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