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0 01:47:58
廣汽長豐今年中報出現虧損,這是該公司上市之后的頭一回;另外,在廣汽長豐董事會中,來自長豐集團并擁有投票權的也只有這兩人,他們投出棄權票,顯示出對這份中報并不認可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廣汽集團吸收合并廣汽長豐(600991,收盤價17.12元)一事已于今年6月獲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目前只待證監會核準。就在此時,公司內部卻出現了不和諧音!廣汽長豐副董事長、長豐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李建新今日突然對《公司2011年上半年生產經營工作報告及下半年生產經營計劃》以及半年報投了棄權票,與其一道棄權的還有廣汽長豐董事、黨委書記王河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廣汽長豐今年中報出現虧損,這是該公司上市之后的頭一回;另外,在廣汽長豐董事會中,來自長豐集團并擁有投票權的也只有這兩人,他們投出棄權票,顯示出對這份中報并不認可。
首次中報虧損
廣汽長豐今日披露半年報,2011年1~6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5.9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0.19%;實現凈利潤-2146.63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15.51%;基本每股收益-0.04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0.89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了廣汽長豐上市之后的所有中報發現,這居然是該公司中期報告中第一次出現虧損。即便在最困難的2008年中期,廣汽長豐仍然盈利9316.84萬元,同比增長77.86%。
對于虧損原因,廣汽長豐董事會解釋:首先,上半年汽車行業銷量增速大幅放緩,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公司汽車銷售量受到一定的影響。其次,2011年3月出臺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對各級黨政機關配備公務用車作出嚴格規定,原則上不配備越野車;導致公司集團客戶采購數量減少,對公司主打車型的銷售影響較大。另外,日元匯率上升及車型配置增加等因素導致成本上升。最后,公司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03.79萬元和2673.86萬元。
原董事長棄權
對于這樣一份中期報告,有董事會成員并不認可!
董事李建新對 《公司2011年上半年生產經營工作報告及下半年生產經營計劃》以及中報投了棄權票;另一位董事王河廣則對中報投了棄權票;兩人均沒有透露棄權原因。
資料顯示,李建新今年58歲,1996年10月至今任長豐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1996年12月至2009年12月16日任廣汽長豐董事長,2009年12月17日開始“降格”為廣汽長豐副董事長。王河廣今年57歲,1996年11月至今任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2006年11月至今擔任廣汽長豐董事、黨委書記。
李建新之所以讓位,是因為來自廣汽集團方面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房有于2009年12月正式入主廣汽長豐,推動廣汽集團吸收合并廣汽長豐。該議案于今年6月獲股東大會表決通過,目前只待證監會核準,而外界預計9月便可實施。
合并方案未獲一致認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還不是李建新、王河廣第一次棄權!今年3月21日,廣汽長豐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絕對稱得上是“棄權大會”。
該次會議共審議了15項議案,只有5項無人棄權,其他如《2010年度財務決算報告》、《2011年度財務預算報告及經營投資計劃》以及《關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并廣汽長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等,都有人提出異議。
投出棄權票的除了李建新、王河廣,還有來自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的兩名董事以及獨立董事彭光武。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廣汽集團合并廣汽長豐顯然沒有完全平衡各方利益。
對于廣汽長豐今年一季報、中報雙雙首次出現虧損,該人士猜測,有可能是廣汽集團刻意做低業績,待重組完成后,凈利又恢復上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