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6-03 08:49:39
每經網6月3日北京電(每經實習記者 陳舒揚)
有跡象顯示,中國對海外煤炭、石油、銅、鋁的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將會回升。
路透社5月30日的報道稱,在30日的亞洲國際煤炭會議上,亞洲商品貿易公司來寶集團(Noble Group)執行副總經理塔爾(Neil Dhar)預計,2011年,中國熱能煤進口量將達9000萬噸。
5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了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上調0.0167元人民幣,以緩解電力緊張局面,業內人士認為,這將促進更多的煤炭進口以滿足電力供應。
同時,華中地區多省份發生春夏連旱,影響了水力發電,進而加重了火電的負擔,刺激了煤炭需求的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江西省電力燃料公司了解到,今年以來,江西省煤炭供應一直很緊張,電價上調之后,有助于發電企業減虧,但是在電煤供應未有緩解的情況下,電廠增產的空間不大。盡管如此,江西電廠對海外煤的依賴有升無減,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前幾個月,40%的電煤來自海外,這一情形下半年難有改變。
去年,中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煤炭進口國。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進入6月之后,很多新項目紛紛上馬開工,國內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電力需求增長速度飛快會使煤炭供應捉襟見肘。
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連續暴跌已經波及到煤炭市場,國際煤炭價格整體出現明顯下跌,將利好我國進口煤市場。
摩根大通石油分析師稱,中國原油庫存消耗的勢頭即將告終,原因是中國煉廠有動力在布蘭特原油跌破100美元時補充庫存,因為這個價位足以讓它們鎖定利潤。
路透社的報道還分析,由于電荒使得中國煉鋁廠被迫關閉,這可能推動精鋁進口;而煤炭和石油進口也將從中受益。同時,季節性需求上升、庫存消耗以及中國國內市場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間套利空間縮窄,表明中國的銅需求可能即將迎來轉機。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一季度,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據海關統計,鐵礦砂進口1.8億噸,增加14.4%,進口均價為每噸156.5美元,上漲59.5%;大豆1096萬噸,減少0.7%,進口均價為每噸573.9美元,上漲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