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1-05-27 11:32:21
每經網5月27日北京電(每經記者 劉旭)
"汽車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如果汽車產業發展被政策等原因限制住了,必將應將影響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主任趙航在告訴記者。
為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今年9月2-4日,由中汽中心等機構主辦的"2011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將在天津如期舉行。本次論壇將以"迎接汽車社會,探索產業未來"為主題,先后召開以"宏觀政策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引導"和"汽車社會的產業發展"為主題召開兩場全體會議。
中國汽車市場或將同比下降10%
在本次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中汽中心主任趙航告訴記者,他預計,2011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2010年或將出現10%的負增長。他認為,下降因素是由于政策的淡出和城市管理的限制。
他認為,中國汽車市場遇冷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政策限制。隨著補貼政策的推出和北京等地相繼出臺限購、限行政策,今年4月,中國汽車市場出現27個月以來首次銷量負增長。由于政策限制,購車難度加大,因此對于處于中低端市場的自主品牌企業影響更為劇烈。
另外,趙航提出,中國汽車市場二手車業務開展應該更加得以重視。在相對成熟的汽車市場,一臺新車銷售應該對應四到五臺二手車業務。但是,在中國,尤其像北京,二手車業務幾乎完全停滯,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
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4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0.25%,僅為155萬輛,前四個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速不到6%,僅為653萬臺。
趙航提出,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但遠不是汽車強國。中國汽車產業應該更加重視內涵式增長,實施汽車轉型升級戰略,全面提升軟實力和國際綜合競爭力。政府領導、行業權威專家和企業界高層將在本次論壇上探討如何結合汽車轉型升級戰略的實施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高額補貼不可持續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即將出臺,關于補貼額度和內容的猜測層出不窮。趙航認為,高額補貼是不可持續的,政府也是補貼不起的。他表示,政策出臺的時間尚不清楚。
媒體之前報道,政策將針對混合動力車型將提高補貼額度。對此,趙航認為,混合動力車型應該納入節能產品序列,而不應該作為電動車的過渡產品。此外,在政策中,應該細分中混、深混等不同產品,不同產品給予不同的補貼額度。
對于即將到期的節能惠民補貼政策,趙航認為,"該政策起到了惠民作用,而節能部分體現的并不明顯。"他特別強調,在制定政策時,必須考慮中國城市的特點,不可照搬別國經驗。
在本次論壇上,主辦方安排了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為主題的互動研討會議。政府領導和企業高層將帶來關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最新政策與產業化信息。
2009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目前各行業都已經將低碳作為自身的發展方向。面對汽車社會的來臨,汽車企業應有危機意識,積極進行自主創新、技術升級,轉變發展方式,達到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