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貸款轉讓交易引導流量管理 對評級機構提出挑戰

          2010-09-27 04:15:03

          每經記者  賀麒麟  發自上海

                  龐大的貸款轉讓市場在得到規范的同時,也將迎來新的挑戰。

                  繼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天金所)、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金所)啟動信貸資產轉讓交易后,全國銀行間市場貸款轉讓交易系統也于9月25日在上海啟動并于當日達成首筆成交協議。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通過貸款轉讓平臺,商業銀行將由傳統的貸款持有到期模式逐步轉向貸款流量管理,有利于銀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不過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如果市場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獨立評級機構,那么信貸資產交易將會產生信息不對稱并最終引發道德風險。

          方式:報價-自行協商-確認成交

                  繼天金所、北金所啟動信貸資產轉讓交易后,全國銀行間市場貸款轉讓交易系統  (以下簡稱貸款轉讓平臺)于9月25日在上海啟動并于當日達成首筆成交。

                  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并于當日在現場簽署了  《貸款轉讓交易主協議》(下稱:主協議)。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現場致辭中表示,主協議的簽署和該貸款轉讓平臺的啟動,標志著全國統一、規范的集中性貸款轉讓市場交易機制業已建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本月初(9月6日),天金所已經搶先一步,成功實現首批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轉讓和于國內首次信貸資產進入市場公開交易。而本月中旬(9月20日),北金所首批10個信貸資產包(總額達98.8億元)正式公開掛牌,同時首次推出信貸資產交易規則,但該規則尚未公開,僅對北金所會員開放。

                  “這次貸款轉讓平臺的設置和機制是目前幾個交易平臺里比較全面的。”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根據轉讓平臺的  《全國銀行間市場貸款轉讓交易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具有相關資格的機構投資者或分支機構,需先向交易平臺提出申請,成為交易成員才能進行交易。

                  目前,交易方式包括報價、自行協商和確認成交三個步驟?!皥髢r”是第一步,指交易成員(轉讓方)通過交易平臺向全市場發出表明其交易意向的報價。

                  “自行協商”則是指在信貸資產轉讓方報價之后,交易成員(受讓方)對報價有交易意向的,可根據報價方聯系方式與其在交易平臺下聯系。

                  交易雙方就交易的具體細節達成一致后,轉讓方通過交易平臺向受讓方發送成交錄入,交易平臺根據貸款編號將數據庫內的貸款注冊信息(包括貸款信息和關鍵文件)自動生成為附件;受讓方對成交錄入信息及附件內容進行核對,并通過交易平臺“確認成交”(或拒絕成交)。

                  其中,《規則》稱,在整體轉讓下,轉讓方可就一筆交易同時向多家受讓方發送成交錄入;在可拆分轉讓下,轉讓方可同時向多家受讓方發送成交錄入,但所有成交錄入的轉讓比例相加不能大于轉讓方的持有比例,且向各受讓方設定的有效時間應當相同。

                  此外,《規則》中規定,交易成員(轉讓方)可以對本機構的報價進行修改或撤銷,而交易的具體細節由交易雙方自行協商確定。

          意義:銀行貸款轉向流量管理

                  實際上,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管,資本充足率和資本收益率的矛盾一直存在。

                  一邊是7.5萬億元的年內新增信貸限制,一邊是即將轉入表內的巨額表外貸款,銀行在未來一兩年內信貸空間將受到壓縮?!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對貸款轉讓業務的需求愈發顯得迫切。

                  “貸款轉讓平臺的建成和啟動,將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流動性和可交易性,形成的合理的信貸資產定價機制,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進程,以及豐富金融市場的交易品種。”姜建清在貸款轉讓平臺啟動現場指出,貸款轉讓平臺的推出,更有利于從根本上規范貸款轉讓業務,實現有效監管、防范市場風險。

                  姜建清同時表示,貸款轉讓平臺能夠促使商業銀行合理轉移信貸資產風險,增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切實提高信貸資產經營能力。

                  “通過這一新的途徑和渠道,商業銀行將逐步改變貸款的傳統經營模式,由貸款持有到期向貸款流量管理轉變,不斷擴大信貸投資和交易等各個環節的收益,從而優化業務和收益結構。”

          風險:獨立評級機構缺失

                  貸款轉讓平臺的啟動和主協議的簽署,引起了市場人士的高度關注。對于其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有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該貸款轉讓平臺的推出豐富了銀行間市場的交易品種,加大了市場對金融創新的預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市場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獨立評級機構,那么信貸資產交易將會產生信息不對稱并最終引發道德風險。

                  “貸款轉讓交易需要公允價值評估,但國內的評級市場魚龍混雜?!币毁Y深銀行業人士稱,目前尚無法找出具有市場公信力的獨立評級機構。

                  此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9月1日公告顯示,全國首家信用再評級公司——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已于今年8月正式成立。有業內人士曾表示,該信用再評級機構的成立,將打破目前外方主導的評級市場格局,有利于引導和規范我國信用評級行為,優化信用評級體系結構。

                  但前述資深人士則認為,國內銀行與政府關系過于密切,該再評級公司可能承擔起評級的重任,但有仍牽涉多方利益的可能性。

                  “以城投公司的銀行貸款為例,地方政府有依托城投公司舉債發展經濟的沖動,當地銀行有貸款的激勵。如果缺少公允、獨立的評級機構,購買貸款的投資者將因為信息不對稱無法獲知貸款的確切質量,可能造成道德風險?!?br/>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對于銀行業的信貸資產,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復雜、財務資料不全、信息失真等因素使債權評估成為評估工作最大的難點之一?!皞鶛噘Y產的價值評估,沒有統一規范的方法。在評估過程中,判斷性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風險量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不足,技術含量不高?!?br/>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中一区二区三区性爱视频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免费乱码视频 |